經濟學家金岩石辭職的啟示
2010-12-07   作者:周義興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據媒體報道,陷入欠債危機和誠信危機的國內著名經濟學者金岩石,日前向其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的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遞交了辭呈,國金證券接受了該份辭呈。
  作為一位在國內報刊、電視等媒體上頻頻露面並指點市場的知名經濟學者,金岩石這次辭去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職位,公眾肯定會將之與媒體報道的10年前的那起美國債務事件&&起來。
  更加重要的是,此事凸顯了投資者對專家學者誠信的關心。因為知名學者有較大社會影響,所以人們要求他們具備超出一般人的個人品行與操守。就金岩石牽涉到的債務問題,在具體事件真相徹底浮出水面之前,人們無法對誰是誰非作出判斷。然而,在微博中,金岩石稱對此糾紛中判賠的“懲罰性罰金不予賠付”,這一“拒賠”行為是其本人一種對司法裁判真實態度的流露。所以,人們會産生這樣一種擔心:既然金先生對不合自己認識的美國司法裁判可以不予執行,那如在國內工作生活,當國內市場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合金先生認識時,是否也同樣會不予遵命?顯然,這絕不會是一個無端的懷疑。
  以知名學者對市場影響講,或許不得不承認,作為一位在國內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經濟學者,金岩石先生在電視、報刊等公共場合的言行,産生的影響要遠遠超出一般人,並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投資者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和投資選擇。投資者不能要求金岩石先生的言論精準度,但投資者有足夠的理由要求其言行是誠實且發自內心的真實判斷,而不能是虛假或有誤導性的。如果真如媒體所報道,金岩石先生10年前在美國就有證券債務糾紛,且被美國金融監管當局禁止在證券業從業,其在回國之後對此有意無意“隱瞞”,難以讓人相信作為一名知名學者其誠信水平是足夠的。
  當然,“即便是聖人也有過去,而罪人也應有將來”。金岩石先生就是有再高的知名度,也有作為常人的一面,也會犯錯。因此在投資者看來,勇於面對事實,承認自己曾有的過失,並敢於承擔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才是對自己,也是對公眾負責任的態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金岩石辭任國金首席經濟學家 或涉內幕交易 2010-12-06
金岩石辭去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職務 2010-12-06
美證監機構報告:金岩石7年前在美被禁入證券業 2010-11-30
金岩石搜狐微博回應追債門:8年前已退賠本金 2010-11-28
金岩石稱虧損糾紛與己無關 美國追債人斥其説謊 2010-11-2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鄭風田:新圈地運動不宜輕易否定[思想]房地産調控必須明確政策預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