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下滑威脅,中央果斷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4萬億元財政刺激計劃出爐,2009年發放9.56萬億元歷史罕見的貸款,一大批投資項目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發揮到了極致。這對於應對歷史罕見的金融危機衝擊起到了巨大作用,使得我國經濟由2009年一季度下滑到低點後迅速回升,使得中國成為受金融危機衝擊最小、經濟復蘇最快的國家。可以説,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決策,是完全正確和十分必要的。
從2009年下半年後、特別是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出現過熱苗頭。房地産市場泡沫泛起,住房價格非理性走高;資本市場炒作投機嚴重,風險凸顯;農副産品市場歷史上罕見地也成為游資炒作的對象;熱錢大舉進入中國進行投機炒作。特別是今年7月份後,通脹率不斷攀升,物價持續走高,中低收入生活負擔和壓力明顯增加。歸其原因,一個主要禍首是貨幣氾濫、流動性過剩、投機資金充裕。多少年來的貨幣被動(對衝外匯儲備不得不發出的人民幣)超量發行是總禍根,問題開始集中暴露。從6月19日重啟匯改以來的人民幣大幅升值,使得國際熱錢大舉進入,不但助推了貨幣氾濫而且全部是短期投機資本,持續很久的負利率使得社會大量游資游離於金融體系以外,在市場橫衝直撞,一會兒進入房地産,一會兒進入農産品市場,一會兒又進入資本市場等。
面對熱錢、流動性過剩、貨幣氾濫和通脹、投機炒作等,許多專家都在呼籲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要迅速轉向。實際上,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已經走上穩健的軌道。先後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特別是11月中旬10天內兩次上調,10月20日突然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利率。
從操作層面看,貨幣政策實質上已經由適度寬鬆轉向穩健。中央政治局定調明年貨幣政策轉向穩健,是順應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做出的科學決策。 明年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任務十分艱巨。當前,貨幣氾濫、流動性過分充裕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似乎沒有絲毫減弱跡象。房地産過熱、房價過高這頭牛的牛頭始終按不下去;物價仍然居高不下,通脹率仍有走高趨勢;負利率正在擴大。通脹是一個貨幣現象,應對通脹就必須緊縮銀根。穩健貨幣政策就要求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當務之急的選擇是,如果11月份CPI再創新高,就要果斷再次提高存貸款利率,同時,存款準備金率也有操作空間。
明年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主要目的在於大力回籠市場過剩流動性,逐步消除貨幣氾濫的危害,這對於房地産泡沫、高房價必將具有釜底抽薪之效果,對於資本市場穩健發展都將有重要作用。廣大投資者應該仔細品味“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內涵以及影響,以防範泡沫擠乾可能帶來的投資風險,理性投資資本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