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連續走高預示通脹還是景氣
2010-12-03   作者:周義興(上海,職員)  來源:新京報
 
【字號
  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5.2%,環比升0.5個百分點,連續第四個月回升並創7個月來高點。從分項數據來看,購進價格指數升幅達3.6個百分點,成為助漲PMI的主要因素(《東方早報》12月2日)。
  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作為與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並列的三大重要市場指數,由其所有的市場先行數據性質決定,可以説,一向是人們對市場走向作出相應判斷的重要參考數據。而這次11月PMI連續四個月回升並創出7個月來高點,到底應該怎麼看,或者説是景氣還是通脹?依筆者之見,這無疑應該是一個明確的通脹市場信號。
  首先就市場流動性立場看,不得不承認,由國內為應對金融危機而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以及由美國推行定量寬鬆貨幣政策所帶來的(外匯佔款)流動性,已經遠遠超越國內經濟的實際需求,並在一段時間將深度影響國內的物價水平。
  具體就以這次11月的PMI數據來説,顯而易見,購進價格指數之所成為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走高主要影響因素,並使其呈現連續四個月回升並創出7個月來高點的態勢,背後原因並非是製造業整體看好日後的市場實質盈利前景,相反恰恰卻是源於製造業對市場通脹的預期。也就是説,正是由於製造業對以後市場物價進一步上漲存在普遍擔心,並要回避相關物價上漲風險的影響,才不得不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其次以市場投資選擇角度看,眾所周知,在市場競爭環境中,無論是一個行業還是一個企業,雖然相關的市場選擇大多是獨立作出的,可由其追求自身市場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共性特徵決定。一旦當其對市場物價走向的判斷出現相近或相同認識時,那回避通脹風險就會成為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乃至市場投資行為的不約而同的共同選擇。就此意義層面來看,可以説,國內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的連續走高,無疑是市場通脹預期不斷強化並“自我實現”的結果。而且就此也顯而易見,目前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的走高並不是經濟景氣的反映,而恰恰應當是通脹預期強化及物價走向的市場信號。
  需要強調的是,當前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反映的只是市場目前的預期和選擇,而日後是否會改變,又會有怎樣的改變,還得由以後的市場宏觀形勢與調控政策來決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PMI超預期回升,短期政策盯住通脹 2010-12-02
PMI大拋橄欖枝 商品暫得喘息 2010-12-02
PMI折射當前通脹壓力有增無減 2010-12-02
PMI購進價格指數升至兩年最高 2010-12-02
近期PMI顯示我國經濟繼續呈現平穩較快發展 2010-12-0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敬東:中國管理稀土資源不違反WTO規則[思想]財經洞察:透視愛爾蘭危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