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泡沫觸發愛爾蘭債務危機教訓深刻
2010-12-01   作者:張國紅(上海海關學院經濟學教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愛爾蘭債務危機值得高度關注。因為,房地産泡沫破滅觸發了當前愛爾蘭債務危機,特別是經濟快速增長不能過度依賴房地産市場發展,更不能為了維持經濟增長而放任房地産泡沫蔓延。中國應從愛爾蘭債務危機中吸取教訓,深化當前房地産調控。
  日前,歐盟財長會議同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歐盟對愛爾蘭提供總值85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其中350億歐元直接用於支持愛爾蘭銀行系統,其餘逾500億歐元的救助借款用於支持愛爾蘭政府開支。至此,一度讓市場極度擔憂的愛爾蘭債務危機告一段落,暫時消除了市場對歐洲可能爆發新一輪債務危機的悲觀預期。此次愛爾蘭債務危機,給我們以諸多啟示。
  第一,房地産泡沫的破滅是觸發當前愛爾蘭出現債務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經驗教訓尤其值得重視。
  數據顯示,愛爾蘭房價在過去十幾年中平均上漲了3倍至4倍,房地産泡沫膨脹推動了愛爾蘭經濟增長。但是,隨着國際金融危機的突襲與到來,房地産市場驟然出現蕭條,房地産泡沫隨之破滅,導致此前一直對房地産市場大量放貸的銀行遭遇鉅額虧損。為了救助面臨困境的銀行,愛爾蘭政府可能要耗費約500億歐元鉅資。據悉愛爾蘭救助銀行體系的資金規模將使今年財政赤字所佔GDP比重一下子升至32%,這是歐元區預算上限的10倍。如果沒有外部的援助,愛爾蘭很難靠勤儉政策或緊縮措施成功減少財政赤字。由此,引發了市場投資者對愛爾蘭債務危機不斷惡化的不安與恐慌。
  可見,房地産業綁架了該國銀行,而銀行又綁架了愛爾蘭政府,這是引發愛爾蘭債務危機爆發的最主要原因。從這個角度分析,此次愛爾蘭債務危機與希臘債務危機爆發的原因有很大不同,希臘債務危機主要源於前幾任政府放任開支而導致債&高築,而愛爾蘭債務危機則源於救助因房地産業泡沫破裂而面臨困境的銀行體系。
  第二,愛爾蘭債務危機再一次説明,經濟快速增長不能過度依賴房地産市場發展,更不能為了維持經濟增長而放任房地産泡沫的蔓延。
  事實上,愛爾蘭在過去10年中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了7.2%,人均GDP排在歐盟第二,愛爾蘭也因其經濟快速增長被稱“凱爾特之虎”。但是,在過去10年愛爾蘭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後,卻可以看到房地産業發展對愛爾蘭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影響。儘管上世紀90年代愛爾蘭因12.5%的低公司稅率吸引外來投資,推動了愛爾蘭經濟增長。但是,隨着外資企業的不斷進入,以及為了滿足投資者和大量涌入的移民居住需求,這些因素刺激了該國房地産市場的空前繁榮。這使得銀行向開發商大量發放貸款,對個人提供極其優惠的房貸政策。愛爾蘭房地産業在過去十幾年中得到了快速發展,房地産業所佔GDP比重從5%提高到10%,成為目前愛爾蘭的支柱産業之一。由此,房地産業成為繼外商直接投資之後推動愛爾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為了維持經濟繁榮,愛爾蘭在過去十幾年中放任了房地産泡沫的蔓延與擴散,這從其房價的節節攀升中可見一斑。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愛爾蘭的房地産泡沫也隨之破滅,導致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熄火,由此衍生出來的一系列經濟問題最終推倒了愛爾蘭。
  第三,房地産泡沫的破裂成為導致愛爾蘭債務危機爆發的導火索,特別是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於房地産業發展、為了維持經濟增長而放任房地産泡沫的滋生與蔓延,這些情景在中國也“似曾相識”,尤其值得關注,如中國國內房價自1998年以來也平均上漲了4倍至5倍。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投資特別是房地産投資已經成為推動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引擎之一。中國在借助房地産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通過增加房地産投資信貸規模和放寬個人按揭貸款門檻等措施,也放任了房地産泡沫的滋生與蔓延,導致自2009年以來的房價快速上漲。
  正是鋻於目前房地産泡沫破裂的潛在風險,中國又採取了嚴厲的房地産調控,試圖避免因房地産泡沫的破裂引發銀行的信貸危機,進而危及整個國家的金融經濟安全。值得慶幸的是,迄今中國似乎從未擔心過房地産泡沫會破裂這個問題。但是,中國真的能完全回避房地産泡沫破裂而引發的潛在經濟金融危機嗎?這個問題值得引起思考。但不管怎樣,愛爾蘭債務危機告訴我們,當前中國必須堅持繼續深化房地産調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20期 透視愛爾蘭債務危機 2010-11-30
[思想]財經洞察:透視愛爾蘭危機 2010-11-30
愛爾蘭危機 皇帝不急太監急 2010-11-30
愛爾蘭危機也是房地産危機 2010-11-30
愛爾蘭危機再給中國樓市敲響警鐘 2010-11-2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敬東:中國管理稀土資源不違反WTO規則[思想]財經洞察:透視愛爾蘭危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