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檢測方法不如小學生?
2010-12-01   作者:武潔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近日,北京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級學生張皓,對市場上的鮮蘑菇調查發現,市場上的鮮蘑菇超九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中國農業大學微生物實驗室高瑞芳博士&&,該調查可信度100%。北京市工商局相關人士稱,張皓的實驗及調查結果“不具科學性”。
  既無需有所建樹,更不必承擔後果,批評和否定的話,説起來的確可以相當輕巧。現實中,就連權威調查機構的調查結果都未必能毫無差池,甚至還難免因為調查的口徑,統計的方法存在偏差而與真實情形相反而遭來質疑和詬病,權威機構尚且如此,一個小學生的調查結果又能有多大的可信度,的確不能盲信,而有存疑的必要。
  市場上的蘑菇究竟有沒有被漂白,又有幾成被漂白,儘管看似問題不大,但真要給出客觀準確的調查結果,顯然並非易事。無論是對市場上蘑菇的採樣,還是後續的實驗分析,其實都離不開專業的技能。連權威機構都沒人説,甚至都説不清的事情,一個小學生恐怕也無法勝任。這個時候,對於小學生張皓有關鮮蘑菇超九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的調查結果,工商局下了個“不具科學性”的定論,倒也不失審慎精神。
  小學生的調查結果,可信度究竟如何,又是否符合起碼科學性,當然有待評估。但是,對一項調查結果科學與否的判斷,顯然不能信口開河,隨心所欲,而同樣應該拿事實和證據來説話。既然如此,真要是尊重“科學性”,真要具備起碼的科學精神的話,認定小學生調查結果“不具科學性”的工商局,其實更應拿出依據,指出其瑕疵才是。假如僅僅因為當事人的身份只是個小學生,便認定調查結果“不科學”,這個判斷的出發點,其實不是“科學性”,而更多是戴着資格和資質的有色眼鏡罷了,而以此為據得出的“不具科學性”的結論,恐怕本身就毫無“科學性”可言。
  在“蘑菇幾成漂白”這事兒上,工商局的確應該比小學生更專業,既然如此,市場上的蘑菇被漂白的究竟佔比多少,本不該讓小學生去戳穿“皇帝的新裝”,工商局與其語焉不詳地去認定孩子的調查結果“不科學”,倒不妨把真正具備“科學性”的結果拉出來遛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復檢結果全部合格海口市工商局感覺壓力很大 2009-12-02
廣州市工商局助中小企業融資 2009-11-04
河北深州工商局:亂收費成檢驗"戰鬥力"標準 2009-05-20
福建省工商局:福建私營企業逆勢大幅增長 2009-02-24
工商局嚴查元宵市場確保節日食品安全 2009-02-0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敬東:中國管理稀土資源不違反WTO規則[思想]財經洞察:透視愛爾蘭危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