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漲價,全是游資的錯?
2010-11-26   作者:陳凈  來源:國際金融報
 
【字號

  把農産品漲價的罪過都推給游資,是不負責任的。游資只是貨幣富餘的一個表象,游資炒農産品是一個“是什麼”的問題,追問游資背後的原因才是“為什麼”的問題。只打擊“是什麼”,不思考“為什麼”,治理漲價問題最後只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陷入治標不治本的困境。
  游資也是資本,300%的利潤,資本不惜犯法追求,這是天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打擊天性,何其難也?更為困難的是,追求300%利潤的游資也許是邪惡的,但追求100%、50%利潤的資本也一併打擊嗎?要知道,沒有哪個資本甘於50%的目標。怎麼保證政府在打擊游資的同時,又不傷及資本的正常逐利?很顯然,政府那雙“看得見的手”還掌握不了如此精妙的節奏,試圖用類似計劃經濟的手段解決市場經濟下的通脹,無異是緣木求魚。
  其實,我們有一個迂迴的方向。首要的問題是,游資為什麼炒作農産品?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游資也在反問我們:除了農産品,還有什麼可以炒?游資的反問反映出一個現實:富餘的資本如悶在罐子裏的妖怪,沒有發泄的出口。
  股市本來是一個方向,從2009年A股市場重啟IPO到現在,股市月均募集資金已超過了700億元,但無論是中小板,還是創業板,在嚴苛的審批下,都難以消融地方數十萬億元等待證券化的國有或民營資本,這條路通而不透。樓市本來是最好的選擇,也興風作浪了好一段時間,最終天怒人怨,被樓市新政死死按在地上,這條路也不通了。
  資本市場的路堵死了,實體經濟也不好找方向。找了一圈下來,很遺憾,能賺錢的地方都圍上了“鐵絲網”,一場金融危機,國進了,民退了。但凡有點想法的人,誰願意像出口企業那樣一分一分地賺錢?即使進入,在轉型之際,把富餘資本用於簡單擴大再生産也無疑是死路一條。
  那幹點啥呢?手握大量資本的企業家總不能天天爬珠峰、練瑜伽吧。於是,農産品如純潔的少女出現了。農業産業化規模不高,整體價格也處於不相符的地位,地方政府對資本也是倒履相迎。體量小説明杠桿率大,價格低説明提升空間大,政府支持説明政策掣肘不多。好了,一條燦爛的金光大道出現了。
  游資炒作農産品的問題,有點“餓虎傷人”的意思。資本若是餓了,比老虎還厲害。更為糟糕的是,餓着肚子的“老虎”越來越多了。外匯佔款、熱錢、新增貸款,正源源不斷地注入流動性之中,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根本的停止方案。外匯佔款事關中國外向型經濟的根本,順差不止,外匯佔款也不會減少,一時之間根本無法解決。新增貸款雖然被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壓制,但已到歷史高位,空間不大。加息倒是一件“重器”,但考慮到熱錢洶湧,加息還要再“研究研究”。
  虎餓,且多,這才是現實。回頭再看政府治理游資,我們就會發現,老是想按着老虎不傷人,可能有點方向性的錯誤,如何喂飽資本的“肚子”,減少富餘的貨幣才是真正治理之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誰是游資炒作物價的推手 2010-11-26
游資要打擊更需給制度化出口 2010-11-26
桂林旅游:資源整合驅動業績 2010-11-19
限購壓力之下 深圳樓市游資外溢 2010-11-1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