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定價約束名存實亡
2010-11-26   作者:止凡(湖南,職員)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國家發改委對違規高價批發銷售柴油的8家企業公開查處在市場上引發了連鎖反應,為避免挨罰,地方煉廠集體不再提供公開報價,柴油批發貿易轉入地下。值得關注的是,上述挨罰的企業不過是冰山一角,柴油批發市場正呈現出集體違規的怪象。“如果按國家規定的最高批發價格去買柴油,根本買不到貨。”
  眾所周知,油荒的本質根本不是無油可賣,經驗告訴人們,每每國內遭遇油荒之時,石油巨頭的成品油出口,反而總是呈現出暴增局面;油荒的本質是價格荒,是市場價格讓壟斷者不滿意,不願意批發出更多成品油給市場銷售。要是石油雙雄擁有自主定價權,在價格上不受限制,油荒本不會出現。
  初看上去,在制度設計上這似乎是一個頗為有效的平衡:石油巨頭以“保障國計民生”之名獲得合法壟斷地位,但是為了限制壟斷權利,國家對成品油價格實行政府定價。人造油荒逼宮的一再出現並且屢屢得逞,卻讓政府定價對於石油巨頭的制約失效,完全暴露在公眾面前。事實證明,在暗地進行的柴油批發貿易中,價外加價、價外收費、一貨兩票或不開發票等貓膩眾多,經過交易者的做賬、走單等處理之後,監管部門很難搞清楚真實的成交價格。
  國內成品油批發業務,皆被掌握於石油雙雄之手。控制批發不僅成為石油巨頭掌控市場零售油價的一個重要手段,更是同價格決策部門斡旋博弈的重要籌碼。柴油批發集體違規而且監管部門無從監管,這只能説明政府定價的約束在市場中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壟斷機制越來越有力,定價機制越來越式微,被壟斷者以種種方式致使名存實亡,卻得不到有效監管,其結果必然是同時造就壟斷者的天堂和消費者的地獄。這就是油荒頻現背後一邊倒的博弈現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柴油荒”:不僅因為批零價倒挂 2010-11-25
緩解柴油荒,非重獎不能促增産? 2010-11-25
10月江蘇柴油進口量環比增1.7倍 2010-11-24
上調油價難解“柴油荒” 2010-11-24
中石油中石化高價賣柴油 非法獲利26萬元被查 2010-11-2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