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巨型跨國並購案件屢屢遇挫:加拿大政府否決了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對加拿大鉀肥公司的惡意收購方案,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協議收購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遭到了澳大利亞國內的強烈反對。由此引發人們思考:跨國並購在推動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是否威脅着東道國的經濟安全。
跨國並購是跨國兼併與收購的總稱,指外國投資者通過一定程序和渠道依法取得東道國某企業部分或全部所有權的行為。跨國並購加速了資本的國際流動,擴大了國際貿易,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與此同時,跨國並購也可能帶來一些問題。
跨國並購容易形成市場壟斷。控制市場是跨國公司獲得最大化利潤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因此,巨型跨國公司越來越傾向並購東道國的行業龍頭企業,憑藉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品牌、規模經濟等市場上不易得到的資源優勢迅速佔領某一領域市場,形成壟斷,進而可能威脅東道國在該行業的經濟安全。所以,各國都在重點和關鍵領域嚴格管制跨國並購。
跨國並購越來越涉及敏感行業。隨着跨國並購行業呈現多元化趨勢,各國政府面臨新的考驗。100多年來,全球大體上經歷了五次跨國並購高潮,但迄今為止仍沒有充足證據説明跨國公司已經轉型成為全球公司,跨國公司的國家屬性仍然明顯。我們看到,隨着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資源類商品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這些行業的政治敏感度增強。由於鉀肥是農作物肥料的必需成分,對糧食生産至關重要。出於對國家經濟安全的擔憂,加拿大政府冒着投資聲譽被毀的風險,否決了跨國並購方案。而證券交易所作為一國金融基礎設施中的關鍵部分,同樣涉及了經濟安全問題,澳大利亞國內出現反對聲音也不難理解。
進入本世紀以來,跨國公司集中化趨勢更加明顯,跨國並購加劇了這一趨勢,並已成為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手段。借助日趨活躍的資本市場,從橫向並購到縱向並購,世界經濟越來越多的部門和行業已被少數巨型跨國公司所控制。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各國對生産要素、市場的爭奪愈發激烈。鋻於跨國公司涉及行業的敏感性及其難以控制的資本運作,擬議中的外資收購往往引起東道國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對吸引外資發展當地經濟的強烈願望和需求,對跨國並購可能危害國家經濟安全的擔憂,構成了當前愈發複雜的國際直接投資環境,也形成了跨國並購與東道國政府監管的一種動態博弈。在這一過程中,維持國家經濟安全與自由貿易和投資的平衡將考驗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