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北京市東城區首次公布20年人才發展戰略規劃,提出要分期分批選送優秀人才到發達國家政府部門挂職。東城區組織部負責人&&,北京提出建設世界城市,幹部急需擴大國際化視野。到國外挂職,比到國外大學單純的理論學習效果更好。近幾年來,東城區一直都選派優秀人才到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學習,並選送幹部到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挂職。(《北京晨報》11月23日)
高層對公款出國考察制度的收緊,似乎並未影響到東城區幹部公款出國挂職的步伐。挂職者能否積極踐行制度初衷,掌握貨真價實的先進學識,回國後能否積極付諸實踐,這是衡量出國挂職制度效果的根本。不過,現實往往讓人頗覺迷茫。
幾年前,山東臨沂原市委書記李群在美國紐黑文市挂職市長助理時的學習心得,因披露中外市長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差異,曾引發輿論高度關注。李群的心得裏有這樣一則“花絮”,市長對我説:“按照中國的禮儀,我要請你吃頓飯。可按規定,在外公款請客超過9美元視為行賄。還是到我家吃飯吧。”想必出國挂職官員有過不少類似經歷,然而,任憑出國學習官員摩肩接踵,這樣的“美談”顯然未能成功“拿來”為我所用,否則勢頭兇猛的公款吃喝消費不至於居高不下。
學而不能用,許多人往往歸咎於國別“特色”,或強調國民劣根性,流露出一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嘆。因為地域、民族和文化等差異,“特色”必不可避免。然而,同是沐浴儒家文化的東亞國家和地區,無論是社會法治還是廉政建設,卻能積極汲取國際先進經驗。而像我國的香港地區,其廉政建設不僅在國際上名列前茅,其法治建設成就更是有目共睹。記得曾有人感喟內地城市與香港堵車現象時得出結論,認為正是對法治的高度信仰,使得這個人口密度遠較內地許多城市更高、汽車擁有量更大的“彈丸之地”,居然鮮見大規模擁堵現象。
過於強調國民劣根性,實際是刻意回避對特權階層和既得利益群體的交鋒。放眼許多政策,並不乏初衷值得稱道之處,但這些政策在具體踐行過程中,往往遭遇“歪嘴和尚”後沒有挺直腰桿。如果現有環境無法對積極力量形成強力支撐,無論是走出國門走馬觀花的學習,還是赴國外挂職,又有何能耐施展出讓人耳目一新的顯著作為。
更進一步看,我國早已躍入人才大國之列,甚至為發達國家輸送了大量各類人才,但是人才外流的客觀現實,到底是因為我們人才大量富餘,還是無法為體制有效吸納?到底是因為公務員體系人才過於獨特,社會無法培養和供給,還是非得寄望於既有幹部體系五花八門的培養?到底現有信息手段無法提供更多先進知識,還是非得派人出國挂職……
國人一直特別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師”,面對一些地方層出不窮出國學習考察包括挂職的高昂熱情,納稅人最擔心的莫過於,這些錢是否用在“刀刃上”,尤其是會不會淪為腐敗的盛宴。否則,很難説那些剛被公款出國旅游政策打壓的地方,不會蠢蠢欲動,勇步“後塵”。效果和清廉,這當是挂職政策最令人期待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