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高估中國能耗
2010-11-19   作者:楊玉峰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報告《世界能源展望2010》,報告稱,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能源消費需求增長過快,2009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能源消費大國。報告進一步指出,能否成功解決未來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問題,關鍵取決於能否通過政策手段抑制中、印這類國家能源需求的增長趨勢。
  值得指出的是,《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關於中國能耗的數據,是國際能源署經濟預測部的估算值,不是該組織統計分析部權威公布的統計值。總體來看,《世界能源展望2010》高估了未來中國能源消費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其能源消費數據與中國的實際值有較大&&。
  從統計口徑的差異看,《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工業部門能耗的統計口徑相當於我國能源統計中工業與建築業的合計。《世界能源展望2010》指出,2008年中國工業部門能耗為9.39億噸標準煤,佔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47.6%。而按照《世界能源展望2010》統計口徑計算的中國工業部門實際能耗為14.9億噸標準煤,佔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71.8%。另外,《世界能源展望2010》指出,中國建築物(包括居民、商業、公共建築,相當於我國能源統計中生活能耗和除交通運輸以外的第三産業能耗合計)能耗佔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為30.9%,而按照該報告的統計口徑計算,中國這一比例僅為12.2%,《世界能源展望2010》的數據遠遠高於我國實際水平。
  從工業部門能源品種消費結構來看,《世界能源展望2010》數據與我國實際情況大相徑庭。報告稱,中國煤耗比例為58.9%,而我國實際比例是40.9%。該報告的煤耗比例比我國實際值高出18個百分點,這直接導致對我國能源強度與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的高估。
  從終端能源消費增長率來看,《世界能源展望2010》預測中國2008年至2035年平均每年能耗增長2%,而用我國實際數據計算,如果2035年達到相同的能耗量,我國每年能耗的增長率是1.8%。《世界能源展望2010》高估了我國能耗增長率0.2個百分點。雖然數值不大,但考慮到預測周期長達27年,如果按照1.8%計算,《世界能源展望2010》對我國能源消耗高估了近2億噸標準煤,相應地,二氧化碳排放水平高估了約5.2億噸。
  此外,《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的一些觀點明顯誇大了我國能源消費增長的嚴重性。比如,報告説,2000年至2008年,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長量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增長了4倍多。實際上,我國這一時期的能源消費增長量只相當於20世紀90年代的3.11倍。又如,該報告説,2002年至2005年,中國的能源強度平均每年增長2.5%。實際上,從2000年到2008年,我國能源強度只在2003年和2004年出現正增長,其他年份均為負增長,2000年至2008年我國能源強度實際年均下降約1.51%。國際能源署有意選擇2002年至2005年作為論據,顯然是在故意誇大我國能耗的嚴重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國際能源署“洞察中國”報告引發爭議 2007-11-13
國際能源署:調低第四季全球石油需求預估 2007-10-16
國際能源署:到2030年中國原油進口增長3倍 2007-01-2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於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