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防範可能的“拉美化”
2010-11-10   作者:吳焰(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經過30餘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現代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表現出一些不和諧的現象和問題,要警惕這些問題可能引起的“拉美化”風險,防範其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潛在不利影響。
  一是收入分配不平衡,貧富差距拉大,可能導致社會群體失和。我國基尼系數已從改革開放初的 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超出了0.4的警戒線。收入差距的拉大,相對貧困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引發社會群體失和,加大社會矛盾。
  二是財富集中度高,社保體系不健全,影響了消費力的提升,導致消費需求不足。目前,中國居民儲蓄高達30萬億元,但消費率僅為GDP的35%左右,遠低於美國的70%、歐洲和日本的 50%。造成中國儲蓄率過高、消費率過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民財富分佈失衡,社保體系不健全。
  三是部分領域社會秩序混亂,食品安全、生産安全、環保事件多發,給群眾生命財産安全造成隱患。在食品安全方面,近年來頻發的假冒偽劣産品甚至有毒産品事件,引發社會公眾對食品安全的心理恐懼。在生産安全方面,由於一些地區和企業重效益、輕安全的心態,以及有關部門打擊非法違法生産不堅決,中國的安全生産重特大事故呈多發頻發趨勢。在環境保護方面,中國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對自然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很大破壞,由此引發的群眾信訪事件和群體性事件快速遞增。
  四是在城鄉差距尚未根本扭轉的同時,城市和農村面向未來的發展能力明顯失衡,差距可能進一步拉大。以醫療衞生資源為例,佔全國人口近70%的農村人口目前僅佔有20%的醫療衞生資源。此外,教育和金融資源配置失衡。從教育資源看,城鎮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人口的比例分別是鄉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清華、北大等名校的農村生源從上世紀80年代的80%降到了如今的20%。從金融資源看,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的人均貸款額在7700元左右,而城市人均貸款額為3.5萬元。
    (摘編自11月8日《學習時報》,標題有改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拉美地區 為減少社會貧困“趟路” 2010-07-22
拉美經濟為何走不出失衡“陷阱” 2010-07-15
拉美和東亞不同的城市化道路 2010-05-14
拉美何以出現“貧民窟” 2010-05-14
“開門紅”並不足喜拉美股市或泛泡沫 2010-01-0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觀點擂&:誰是“柴油荒”的禍首?[思想]陳曉彬:貨幣戰未必真打起來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