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條件回歸常態”應跟上通脹步伐
2010-11-09   作者:傅勇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在剛剛公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中國人民銀行指出,當前價格走勢的不確定性較大,還存在結構性的價格上行壓力,仍需加強通脹預期管理。就下一步貨幣政策操作方面,央行除&&繼續實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外,也表明將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
  物價處在上升通道。的確,一段時間以來,老百姓對物價上漲有了更多的切身感受。這些感受也部分獲得統計數據的支持。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價格監測情況。在監測的31種産品中,與9月份相比,共24種産品價格呈不同程度上漲,約佔統計總品種的80%。
  在央行20日宣布加息之後,我們就發表評論認為,10月份的物價將再創年內新高,而明年上半年的物價很可能進一步上升,並認為加息並不是一次性調整,而是代表了加息周期的開始。環顧全球,不少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央行早已上調基準利率。
  我們注意到,儘管近來災害頻發,但今年仍然是個糧食豐收年,而在這種情況下,食品價格卻不斷上漲,不可否認這其中的貨幣因素。中國目前的貨幣供應總量比較大,增速也比較快。截至今年9月末,M2(廣義貨幣餘額)接近70萬億元人民幣,差不多是GDP的兩倍。作為一個經濟增長較快,外匯佔款規模龐大的國家,貨幣供應量較發達經濟體偏大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偏離太多也可能滋生通脹和資産價格泡沫風險。較快的貨幣供應量增長一方面帶來了真實了物價上漲壓力,另一方面也強化了社會的通脹預期。
  我國的貨幣政策其實早在2009年8月份就開始有所調整,至這個月央行加息,央行實際上已經動用了全部政策工具,來幫助貨幣環境回歸正常狀態。然而,總體而言,這個回歸速度稍嫌滯後於經濟周期的步伐。去年M2增速高達27.7%,而截至今年9月末,M2同比增速為19%,也已經超出了今年17%的政策目標。其主要原因是外部經濟環境遲遲沒有出現預期中的企穩回升,甚至很多人一度認為發達經濟體面臨着二次探底的風險,從而限制了國內政策推遲的進程。
  未來的貨幣政策需要與國民經濟運行周期更好地保持同步。當前經濟增長中的不確定因素減少,相反通脹壓力上升,貨幣政策有必要繼續逐步收緊,以便從總體流動性環境的維度控制物價上行和通脹預期加速。在這一方面,已經有不少國家的央行走在了我們的前面。應該説,我國貨幣政策在方向上是正確的,啟動退出的時機也比較早,但在步伐上還需要跟上宏觀經濟周期景氣的轉換。
  在危機期間,中國各項宏觀政策都是放鬆的,現在經濟環境已經大不相同,各項政策之間的松緊搭配顯得更為重要。經濟增長和就業中的一些困難可以通過一些財政政策和産業政策解決。與此同時,貨幣政策可以轉為穩健性的。當前的貨幣環境雖然較去年明顯收緊,但總體上還是比正常狀態寬鬆。這意味着,即便是貨幣政策回歸中性,也還有不小的退出空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特裏謝:全球主要經濟體不追求疲軟貨幣政策 2010-11-09
張健華:貨幣政策應逐步回歸穩健 2010-11-05
貨幣供給支撐 商品再現漲勢 2010-11-05
央行專家:中國貨幣政策應回歸常態 2010-11-05
美元貶值引發南非貨幣匯率危機 2010-11-0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李東燕:中國定位國際組織新角色[思想]王長江:防止改革“碎片化”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