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增IMF投票權象徵意義更大
2010-11-08   作者:宇文(江蘇公務員)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組織上周末通過的份額改革方案,中國在這一國際組織中得到了更大話語權:份額將從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權將從目前的3 .65%升至6.07%,位居第三。IMF總裁卡恩稱,這是IMF成立65年來最重要的治理改革方案。
  現實是,華爾街金融危機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讓美歐資本主義治理顏面盡失,原有的G7也好、G7+1也罷,以及IMF等西方主導的國際經貿金融體系,都需要在G20框架下重新調整、改革。正如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所&&的,IMF為中國增加份額合情合理。G20領導人早有承諾,IMF配額改革要在首爾峰會前取得進展。對中國而言,擴權是不假,但這權擴得太遲緩了,而且依然沒能真實反映國際經濟格局。相比中國經濟在全球的份額和影響力,中國在IMF的份額和投票權還應有提升的空間。
  現在,美國作為IMF第一大“股東”的地位沒有改變;日本依然穩坐第二把交椅;即使歐盟讓出了部分投票權,但是如果歐盟能以一個聲音説話,其擁有的投票權重還有差不多30%,比美國還多。極為關鍵的是,IMF對“重大事項”一票否決權的規則,還是維持至少85%的門檻。
  換句話説,IMF與其説是改革,不如稱為改良。西方國家主導全球金融體系的利益基礎絲毫未能改變。中國擴權,對於IMF現實的影響力並未有根本改變。也正因為如此,無論是2006年9月IMF決定對中國的擴權還是這一次,中國專家都認為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當前,國際社會到處瀰漫着“中國責任論”。中國成為IMF“老三”,正好成為讓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的契機。美國熱炒人民幣匯率已有時日,IMF也常常附和美國敲邊鼓,英法等IMF資深股東也從未忘記拿人民幣匯率説事。G20首爾峰會,全球貿易不平衡依然是主要議題。屆時,中國還會面臨着來自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強大壓力。
  但不管如何,中國理應盡最大努力求得責權利的三者平衡。首先,中國不能滿足於現有的份額和投票權,還要盡力爭取更多的權利;其次,要盡力團結新興國家,在關鍵問題上用“一個聲音講話”,同樣可以在“重大事項”上擁有否決權,制衡西方;其三,放大中國在IMF的聲音,必須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利用年底IMF改組SDR一攬子貨幣組成的契機,使人民幣作為第5種貨幣加入其中;其四,致力於培養更專業更具水平的人才,佔據IMF組織內更重要的位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IMF份額改革符合各方利益 2010-11-08
IMF呼籲謹防銀行業轉移風險 2010-11-05
中國應力促IMF加快改革 2010-10-27
IMF:中東北非經濟復蘇勢頭強勁 2010-10-25
G20慶州會議匯率和IMF份額改革成焦點 2010-10-2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謝國忠:量化寬鬆是通向地獄之路[思想]陳清泰: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尚未到位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