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産稅已然成了一個大迷團。近來房産稅試點各種版本推陳出新,在推出時間點、徵收對象、稅率制定等關鍵問題上各説各話,弄得國人一頭霧水。面對此狀,官方諱莫如深,致使房産稅更添神秘色彩。 由此想到,房産稅在試點前為何不能先徵求一下民意,畢竟這是關乎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重大變革。目前也有一些專家學者發出此呼籲,但並未形成氣候,官方對此呼聲同樣沒有表態。其實,呼籲房産稅徵求民意並不為過。筆者粗列以下幾方面理由: 目前我國已就公用事業價格採用聽證會或徵求意見等形式聽取民意,日前發改委就階梯電價方案向社會徵求意見就是一例。公用事業價格聽證是因為其事關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那麼同樣的道理,房産稅涉及居民的居住權和財産權,開徵前為何不能先聽聽他們的聲音呢? 此外,提及物業稅或房産稅時,很多人都在強調要與國際接軌。那麼國外徵收房産稅是否徵求民意呢?資料顯示,今年6月,新加坡財政部曾就草擬房地産稅(修正)法案問題,向公眾徵求意見。如此説來,房産稅徵收是要與國際接軌,那麼徵收前徵求民意是不是也應接一下軌呢? 更重要的是,鋻於我國的特殊國情,在房産稅的設計和試點上,更應重視民眾的參與。國外的不動産稅,經過了幾十年的磨合與發展,才形成相對穩定的稅種。由於我國和很多國家制度上存有差異,徵收不動産稅難度更大,更複雜。如果讓民眾事先廣泛了解試點方案,充分發表意見,這個爭議頗多的稅種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比如現在爭議的焦點之一,即已經交了70年土地出讓金的業主如何繳納房産稅?對此應該做出合理解釋,而不可能照搬其他國家經驗,因為目前徵收“房地産稅”國家的土地都是永久産權 房産稅先試點再完善推廣是一條值得肯定的思路,但試點前先聽取一下民意,不是可以少走更多的彎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