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産嚴厲調控政策已實施一個月有餘,但各地房價依然居高不下,有些地區的樓市甚至成交活躍。但這只是表象,殊不知,宏觀調控雖不能立竿見影,卻正在慢慢發酵,更何況這一輪的調控手段勢如雷霆。不僅中央的限貸和地方的限購政策一起發力,房産稅的影子也日漸清晰,其政策&&只是或早或晚的問題。 來自各媒體的報道顯示,儘管京滬穗深等一線城市10月份房價降幅有限,成交量也很可觀,但成交量中,許多新購住房都是9月份交易的,只不過備案時間延遲於10月份。唯其如此,10月的房價才得以在政策打壓下依然“堅挺”。再者,從10月份成交量走勢來看,越是往後,越是下滑。不難看出,中國樓市,這個經濟領域中最大的“爆發戶”,正在一步一步地回歸理性。 即使在經濟迅猛發展的西部特大城市重慶,樓市的繁榮也逐漸消退。據《重慶晨報》報道,從10月10日開始,重慶樓市日成交量均在1000套以上。到了19日,爆出單日成交的天量——4607套。但從20日開始,成交量迅速回落,24日以後,日成交量僅為300—400套。 一個小石頭投進水裏,都要激起陣陣漣漪。既嚴厲又具體的調控,當然也會給房價畸高的樓市當頭棒喝。只不過,調控所産生的效應具有滯後性,所謂“調控只能讓房價升高”的謬論,僅僅是房地産開發商天真的想象和虛偽的造勢。事實上,成交量的日益萎縮,正在讓他們坐立不安。 毫無疑問,房地産商的冬天已經來臨。在一個大家都觀望並且喜歡觀望的時期,房地産商是註定耗不過觀望者,降價促銷是其唯一的出路。可以預見,在“初冬”時節,也就是11月份,房價不會上漲,但由於房地産商的相持,房價也不會明顯下降,尤其是品牌好的樓盤可能還會有一定的熱度。但從12月份開始,房地産商很可能收縮防線,主動降價,明年春節期間房價有望降至最低點。 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是,雖然調控效應正在顯現,但中國樓市的前景依然撲朔迷離。 現在的調控政策,並沒有真正平抑購房的剛性需求,只是在短時間內遏制了投機需求。但投機需求又來自於剛性需求,一旦房價降到投機者動心的區間,投機者就會蜂擁而上,再度炒熱房價。另一方面,房市低迷,也會把鋼鐵、建材等産業拖下水,從而重創中國經濟。此時政府可能迫於經濟壓力放開樓市,政策的退出又會讓樓市迅速升溫,房價也會再度進入大跌大漲的循環周期。 當房地産商正在滿懷希望地重復“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這段詩句時,各級政府的確不能滿足於調控所取得的成績。 當前,地方政府正在着力推進的城市化和大城市化,只會擴大購房剛性需求,這是投機資本貪戀中國樓市的根本原因。只有讓投機資本遠離樓市,中國經濟才能平穩,各方百姓才能心安。但要實現這個願景,依然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