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的小主板
2010-11-01   作者:皮海洲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皮海洲

  回顧一年來的表現,創業板明顯帶有“小主板”的特徵。除了規模偏小之外,其他的表現都如一個“盜版”的主板。
  眾所周知,創業板是一個風險板,所以創業板的投資者應該是有別於主板的,當以風險投資者為主體。但事實上,創業板的開設並沒有引入新的風險投資者,而是從主板“挖人”,不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一般的散戶,基本都來自主板市場,只是主板的投資者再多開一個創業板賬戶而已。
  不僅如此,創業板的制度基本也是照搬或者抄襲主板的,屬於創業板自身的制度則“一窮二白”。最明顯的就是新股發行制度,去年6月主板市場進行了新股市場化發行改革,結果去年10月推出的創業板就直接“盜用”主板的發行制度,將創業板的新股發行搞得杯盤狼藉。就主板而言,尤其是那些大型企業的股票發行,由於公司股本較大,流通股本較大,進行市場化發行當然是可行的,但創業板盲目照搬主板的發行制度,不顧及創業板公司股本規模小、首發流通股規模更小的特點,也搞所謂的市場化發行,結果令創業板的新股發行淪落為“三高發行”,成了發行人圈錢的工具。
  正因為創業板的制度都是照搬或者抄襲主板的,所以創業板的問題也都是主板問題的延續。有人幼稚地認為,創業板是新生事物,出現一些問題在所難免。但問題是,創業板的問題並不是什麼新鮮問題,都是主板出現過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實際上應該是創業板需要竭力避免的。比如市場投機過度的問題,創業板在這一年裏明顯表現為大起大落,瘋狂的投機炒作正是中國股市“投機市”在創業板的延續。又如,新股首發上市時70%以上的股份不上市流通、新股“三高發行”、PE腐敗、包裝上市、業績變臉……無一不是主板問題的再現。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國際板上市交易規則將有別於主板 2010-06-23
證監會第12屆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正式成立 2010-05-05
證監會主板發審委即將換屆 2010-03-25
吳曉靈:改進主板市場退市制度 2010-01-11
吳曉靈:改進主板市場退市制度 2010-01-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濤: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正當其時[思想]韓志國:關於徵收房産稅的政策建議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