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領“房補”是政策浪費
2010-10-28   作者:韓哲  來源:北京商報
 
【字體:
  據媒體報道,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昨日公示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第三季度住房補貼擬發放名單。名單顯示,騰訊公司CEO馬化騰作為地方級領軍人才,被允許領取住房補貼。同時,還有很多企業高管榜上有名。
  深圳在2008年&&了《關於加強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及6項配套政策,對高層次人才普遍關心的住房、配偶就業、子女就學等問題針對性很強地予以解決,向高層次人才發放住房補貼就是政策之一。有法可依,不算渾水摸魚,不是那種手裏握着10處房産還在領取低保的勾當。而且,對人才進行住房補貼,為地方留住人才,倒也無可厚非。都説重視人才,以前光口頭鼓勵,現在落實到具體的物質利益,是一種進步,是認同“人才也是第一生産力”的表現。馬化騰毫無疑問屬於人才序列,因此,他領住房補貼,也還真挑不出茬來。
  可是,理解萬歲不代表看著不難受,合乎法紀也不意味着合情合理,因為政策設計的目的在於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是雪中送炭,而給馬化騰“房補”只能是錦上添花,對一個如果願意就可以天天住迪拜帆船酒店的富豪,可能這連錦上添花都算不上。
  馬化騰需要的是什麼?對於這樣的富豪,有沒有“房補”一個樣,並不會因此就使得他對地方政府“感激涕零”,因為邊際效益遞減,他不像是同為人才的科技尖兵,關注點在個人待遇和福利問題,馬化騰關注的是地方投資環境、發展空間以及政策扶持優惠等。“房補”之於“窮秀才”,是能夠産生“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效果的,士為知己者死,然而之於“既富且貴的人才”,不過是打個水漂罷了。政策做了無用功。
  有了保時捷,還要再送上帕薩特,對於那些想要QQ車而不得的人而言,是一種公平的傷害。社會學中有“馬太效應”,用來反映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贏家通吃的現象,所謂“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多餘也要給”。這正是政策需要極力避免的,在政策資源的傾斜方面,不能傾心於人才、精英,更要照顧普通大眾,比如廉租房、公租房方面的投入,畢竟公平和效率都要兼顧,政策資源的分配,同樣也要遵循帕累托最優的原則,而不是馬太效應的路徑。須知道,政府發放的住房補貼來自納稅人的錢,用其來補助人才可以接受,用其來補助富人則難以服眾。
  因此,政策需要進一步細化,對於馬化騰這樣功成名就、富甲一方的人才,其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而政策卻仍按着照顧嬰兒的水準,無微不至,需要的人等不到,不需要的人還要加碼,實在是一種政策上的浪費。另一方面,政府求賢之心若渴,馬化騰也不能照單全收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濤: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正當其時[思想]韓志國:關於徵收房産稅的政策建議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