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力促IMF加快改革
2010-10-27   作者:明金維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

 
  財經觀天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回來了”。這一點在日前結束的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上再一次得到驗證。
  曾幾何時,在廣大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眼裏,IMF只是發達經濟體推行其政策的工具,在拉丁美洲金融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當中,IMF盛氣凌人,開出的援助條件苛刻異常,但最終收效甚微,甚至加劇了危機。此後,IMF名聲掃地。時至今日,在許多拉美國家,IMF仍為當地政府所“憎恨”。
  在國際金融危機當中,G20順勢而為,成為國際社會協調經濟政策、共同應對危機的最重要平台,IMF一度顯得有些“落寞”。但隨着形勢發展,IMF也正一點點找回過去的影響力,從危機爆發後參與救助冰島等歐盟成員國,再到今年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當中全面參與救助希臘,並與歐盟聯手推出7500億歐元的鉅額穩定機制,IMF的作用一步步重新得到加強。
  更令中國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近來被炒得沸沸颺颺的“貨幣戰爭”中,IMF總裁卡恩不斷在匯率問題上發聲,並參與了美國主導的壓迫人民幣升值的陣營。
  在G20財長會上,與IMF相關的問題再次佔據了大量媒體版面。一般人都會看到,這次會議的一個重點是改革IMF,包括份額調整和執行董事會席位調整。會議的最終聲明&&,將在2012年IMF年會前完成份額調整,即將超過6%的份額由發達經濟體轉到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同時歐洲國家將向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轉移兩個執董會席位。
  還有一個問題是:在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上,IMF獲得了更大的授權。今後,對於經常項目失衡問題,G20成員將加強“相互評議程序”,對於某一經濟體長期出現經常項目失衡問題,除了G20成員之間的相互評議,還將引入IMF進行評估,以確定失衡的性質,找到失衡無法得到調整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説,今後IMF將直接參與解決所謂全球經濟失衡問題,對於G20成員的經常項目失衡,將可以提出自己的評估結果和解決方案,IMF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必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IMF再次重新走到世界經濟、貨幣和金融事務的決策中心時,中國應進一步推動該組織加快改革步伐。G20財長會所達成的成果,包括改革IMF份額和執董會構成,有助於增強IMF的代表性、可信性和有效性,但總體而言,目前美國和歐盟在IMF的影響力仍然“過大”。
  第一,美國在IMF中仍擁有獨一無二的“霸主地位”。美國事實上擁有IMF重大決策的“一票否定權”。即便是到2012年,IMF新一輪份額改革完成,這一局面也沒有太大改變。
  第二,作為二戰後建立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機構,IMF和世界銀行領導人任命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IMF總裁由歐洲人擔任,世行行長由美國人擔任。這種基於“國別出身”而非“才能”的人士決定權,對廣大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是一種歧視,也不利於提高IMF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在G20財長會上,IMF的重要性再一次得到確認,但IMF的改革卻嚴重滯後。對於一個如此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中國必須想辦法參與其中,獲得更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影響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IMF:中東北非經濟復蘇勢頭強勁 2010-10-25
G20同意將逾6%IMF話語權轉給新興經濟體 2010-10-25
IMF上調亞洲經濟增長預期 2010-10-22
IMF報告説亞洲經濟面臨新政策挑戰 2010-10-22
G20慶州會議匯率和IMF份額改革成焦點 2010-10-2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濤: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正當其時[思想]韓志國:關於徵收房産稅的政策建議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