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私資金之間的磨合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不過,改革就是要活動腦、敢嘗試。
![]()
據《新世紀》報道,十年前曾鐵腕推行民營化的宿遷市,正努力開創一個“公私合作”辦醫療的新局面。
半年前,宿遷市衞生局局長葛志健還苦於爭取不到中央和省裏的撥款——因十年前陸續將134家醫院“賣光”,宿遷難以獲得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對醫療衞生的投入經費。撥款方的觀點是,“國有資金怎麼能投入到民營機構?”
但隨着一項新制度今年年初在宿遷&&,省級以上的國有資金陸續順利劃撥到宿遷。新制度的核心,是在市、縣(區)成立醫療衞生事業投資管理中心(下稱“衛投中心”)。宿遷當局希望經此中心,實現對非公辦醫療衞生機構國有資産的管理和監督,“形成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對接機制”。
今年9月1日,宿遷市政府正式&&《宿遷市非公辦醫療衞生機構國有資産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根據規定,各級政府投入非公辦醫療衞生機構的資金、設備、物資等,將“通過市、縣(區)衛投中心採取參股、借款、租賃等形式投入,納入國有資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