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房産稅能平抑房價嗎
2010-10-25   作者:吳學安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日前,上海房地産新政細則浮出水面。
  房地産新政以行政手段為主,對銀行貸款、開發商定價、土地稅收的控制已經到了細緻入微的地步:除了房産稅尚未&&,調控之手指向貸款、融資、定價等各個市場領域。三套房停貸,投資投機性購房無法使用金融杠桿;房價過高的開發企業喪失了融資機會,將面臨清查稅收的威脅;所得稅與土地增值稅進行了調整,&&房産稅的呼聲更是一浪高於一浪。
  所謂房産稅,主要針對土地、房屋等不動産,要求其承租人或所有者為了保有它們,每年都要繳付一定稅款,而應繳納的稅值會隨着其市值的升高而提高。其實,對於廣大低收入群體而言,最為關注的是徵收房産稅能否平抑居高不下的房價。
  近年來,房地産價格居高不下已經成為房市走向中值得關注的現象。持續火爆的房市同樣也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佔用大量的資金,同時也會帶來市場供需失衡,極易形成泡沫,亟待國家運用稅收、利率等經濟杠桿加以調控。近期有關住宅房恢復徵收房産稅的消息也似乎已經確鑿無疑。
  不言而喻,徵收房産稅,一方面能增加房産持有人的“持有成本”,促使消費者理性消費,進而抑制房地産投機行為;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房地産資源的利用效率,鼓勵房地産流動,刺激土地的供給,避免業主空置或低效利用其財産。此外,還能改變住房消費習慣,使小戶型受到消費者追捧。
  早在1986年9月,國務院就發布了《房産稅暫行條例》,此後一擱就是20多年。暫行條例制訂時,國內住房制度改革還未進行,居民住房大都為租賃型的公有住房,房産稅的開徵意義不大。而在住房制度改革以後,房地産很快成為政府積極扶持的一個市場,房産稅無疑就被視為壓抑市場需求的消極因素而打入冷宮。現在,房地産市場泡沫四溢,房市調控揮出房産稅這記重拳似乎勢在必行,但房地産市場發展到現在這種狀況,已經使房産稅這個稅種抑制房價過快的功效大打折扣。
  用業內人士的話,徵收房産稅,對於各方都有好處。地價下跌,對於開發商來説,成本下降,風險容易控制;對於購房者來説,房價下跌,使買房的門檻降低,能夠讓自己買得起房;對於政府來説,徵收房産稅,讓政府有了長期穩定的收入,不像現在,一些地方政府拼命抬高地價,無疑是殺雞取卵。但房産稅真的能遏制高房價嗎?雖然,對處於保有階段的房産開徵稅收後,會降低業主繼續保有房屋的願望。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這就是商品房的供求基本平衡,甚至供大於求,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不收稅,房價也會出現下跌。然而,我國房地産市場的情況顯然並非如此,以城市化帶動的對商品房的剛性需求日趨旺盛,而由於可供房地産開發的土地增量有限,這決定了商品房市場的供求關係不可能因為增加稅收而得到改變,賣方、出租方完全可以把稅收成本轉嫁給買方、租賃方,這反而可能推動房價進一步上升。
  應該説,完善合理的稅收體系,是衡量一個社會市場經濟體系發育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是社會公正的具體體現。徵收房産稅對於國家而言,能夠擴大稅基,抑制投機,控制兩極分化,但也會出現“買房容易養房難”的現象,如果調適失當的話,並不會給老百姓帶來直接的收益。在房價嚴重背離價值的前提下,房價的波動只會為開發商和炒家帶來或大或小的空間,並不會轉化為購房者的福利。
  筆者認為,房地産稅收變革最重要的作用在於改革和完善國家財稅體制。徵收房産稅對房地産市場的影響非常深遠,其引發的市場變化將非常複雜。我不讚同那種認為“任何一項稅收改革,都是利用稅收這一杠桿撬動一部分人的利益,以達到平衡更多人利益的目的”的判斷。對於普通百姓來説,也許現在還很難用“好消息”或“壞消息”來概括徵收房産稅的利弊得失。
  總的看來,徵收房産稅將會有利於房地産業的健康發展,但如何去執行則需要政府有的放矢,穩步推進。普通百姓,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是,徵收房産稅為新一輪房價上漲創造空間,從而引發新一輪的房價飆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超八成網民反對普遍徵收房産稅 2010-10-22
國務院或在年內批復房産稅試點 2010-10-19
[思想]韓志國:關於徵收房産稅的政策建議 2010-10-14
多地靜待“房産稅”最後一隻靴子 2010-10-14
專家稱房産稅&&時間"論月數" 2010-10-1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劉濤: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正當其時[思想]韓志國:關於徵收房産稅的政策建議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