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難啟示:窮盡所有手段之後再談“世界難題”
2010-10-20   作者:張天蔚  來源:北京青年報
 
  截止到昨天,河南平禹礦難被困礦工的遺體全部找到,37名被困者無一生還。目前,國務院已經成立調查組,國家安監總局局長親自挂帥任組長。
  參照以往慣例,礦難之後,調查起因、追究責任,該抓的抓、該罰的罰、該賠的賠,各項步驟都將有條不紊地依例而行,高效而嚴謹。但是,37條生命已經隕去而無法挽回,37個破碎的家庭再也不可能重圓。無論是遇難礦工的家屬,還是仍然對生命保持着基本敬畏的公眾,無不希望事後救援中不計成本的慷慨和高效,能夠在事故發生之前,就落實到礦山安全措施的建設之中,以盡量減少礦難的發生,或在礦難不幸發生之後,能為礦工的自救、生還,多提供一線機會。
  近年來,礦難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最敏感的痛處之一,其發生之頻繁、之慘烈,已經到了讓人欲哭無淚、欲訴無言的地步。但伴隨着礦難頻發,也有另外一種説法浮出水面,即防止瓦斯突出等礦難成因是所謂“世界難題”,中國目前更是難以避免。甚至有人曾經提出,由於中國老百姓太窮,以致甘願冒死下井,因而對中國的礦難頻發不必太過大驚小怪。在這樣的論調之下,中國的礦難不僅難以避免,甚至竟是無須下功夫避免了。
  但更多的良心未泯的公眾,顯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理論”,無情的統計數字,也讓這樣的論調顯得過於冷漠甚至冷酷。據國家安監總局公布,2009年我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高達2631人,雖然只達到官方預設的“全年控制指標”的83.5%,但如此驚人的數字,還是足以證明我們在煤礦安全方面的重視不夠、投入不足,遠遠沒有達到世界一般水平,在這種背景下以“世界難題”作為狡辯之詞,無論如何都難以服人。
  就以此次河南平禹礦難而論,雖然該礦落實了礦領導帶班下井的規定,帶班下井的副總工程師也在200多名礦工升井的過程中,起到了指揮協調的作用,但此次發生事故的同一工作面,就曾於2008年8月1日,發生過同樣的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死亡的慘劇。時隔兩年,同樣的事故在同一地點重復發生,讓“世界難題”之類的辯詞,變成了蒼白的詭辯。
  綜合媒體披露的各種消息可知,本次事故發生之前,該礦井便存在安全隱患,原有風井通風量達不到標準,新風井尚未啟用,卻依然堅持“帶病生産”,違反了高瓦斯井“以風定産”的基本安全規則;而在事故發生當天,已經有安全員發現瓦斯超標並向井上領導匯報,卻得到繼續生産的指示,以致終於釀成大禍。在這整個過程中,人的生命讓位於生産指標,似乎已經得到充分重視的安全生産原則,卻在事實上被棄之不顧。
  而在事故發生之後,有升井的礦工感嘆幸虧井下沒有發生爆炸,否則井下工人將全部遇難,也就不可能出現239名工人升井的幸運。但這一事實也從反向證明,在沒有發生爆炸的情況下,如果井下備有可靠的避險設備,如在智利礦難中對33名礦工全部脫險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避難所”,則被困井下的37名礦工,完全有可能堅持到井上救援的到來。如今,沒有發生爆炸的僥倖,卻沒有轉變為37名礦工的幸運,絕非緣自無法避免的“世界難題”,而是本該避免的責任事故。
  煤礦生産確實具有高風險的特性,瓦斯突出的發生,也確實是煤礦生産中難以避免的“世界難題”。但瓦斯突出是否導致安全生産事故,萬一事故不幸發生,是否一定導致大量礦工傷亡,卻取決於對礦工的生命是否足夠珍視,對安全生産是否足夠重視,在安全生産設備方面是否有足夠的投入。在煤礦經營者沒有窮盡所有安全生産手段、安全生産監督部門沒有盡到一切努力之前,決不能以“世界難題”之名,掩飾各方的失職。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網民:智利礦難真正的“救生艙”是制度 2010-10-15
黑龍江礦井實現井下人員定位 提高礦難救援有效性 2010-08-26
黑龍江翠宏山礦業連發礦難且瞞報 礦主僅罰6萬 2010-07-06
礦難都是礦主“私自”造成的嗎 2010-06-22
大唐電信應急通信車投入王家嶺礦難營救 2010-04-15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胡培兆:擴大內需應有新思路[思想頻道]石建勳:普通民眾為何不敢花錢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