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基本面催生長期通脹
2010-10-20   作者:馮遠春(深圳市萬盛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  來源:證券時報
 
  美元指數從2010年6月88點開始進入新一輪貶值,全球流動性再次氾濫,原油、黃金、金屬、農産品等大宗商品再次走牛。
  美元此輪貶值從短期看將會重回2008年金融危機低位70點,目前還有10%的貶值空間,由於黃金、銅等有色金屬已經漲回到金融危機高點,而大豆、玉米、小麥等農産品距金融危機高點還有30%~50%的上升空間,而從農産品三十年長期價格圖觀察,農産品價格已經突破從70年代至今的三十年大箱體,目前已上&階進入新的箱體運行,如玉米、大豆、小麥、軟商品(糖、可可、咖啡、棉花、橘汁)、油脂(黃油、棉籽油、豬油、牛脂),家畜(活牛、活豬、豬腩)、紡織品(粗麻、棉花、印花布、羊毛)。1972年至2007年三十多年間,玉米價格的波動區間在200-400美元,從2007年開始玉米價格已經進入400-800美元的新區間,全球農産品價格和農産品消費股票或許已 進入10年以上的長期牛市,這標誌着世界經濟進入超長通脹周期。
  中國已走過對工業資源品的需求高峰,這或許意味着金屬類周期性行業股票的長期大牛市行情已走完。在城市化、工業化後期,工業資源品必將讓位於生活消費品,或許農産品消費股票的長期牛市才剛剛開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十二五”規劃的重要戰略,隨着“十二五”期間國家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廣大中低收入勞動力群體的收入將會快速提高,幾億中低收入勞動力群體的吃穿住行等消費隨之上升,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最終消費率將從2010年的48%提高到2010年的55%左右,在2020年最終消費率達到65%左右。
  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和人口紅利的消失,導致了“無地可種”和“無人種地”兩種局面同時出現,表現為耕地和勞動力的匱乏,農業勞動生産力水平低下的約束,將會通過通脹形式錶現出來。農業勞動力人口紅利的枯竭表現為,當前從事農業生産的勞動者為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農一代,他們大多年齡已經超過五十歲再加上知識文化水平低,而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農二代,他們已經不再願意從事農業生産了。
  中國國土面積與美國相反是多丘陵少平原,大量耕地無法實現大規模的機械化現代化耕種,而僅有的幾大糧倉如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華北平原等肥沃的大平原都已經被蓋上了世界工廠和CBD住宅別墅。中國的農業産出已經無法支撐13億人口了,在13億人巨大的人口消費基數下,中國未來10年農産品價格和通脹將居高不下,通脹的壓力非常大。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産品生産國和出口國,美國控制全球經濟有三大法寶:美元、原油和農産品的定價權,中國變成世界工廠後,美國不會輕易放棄在農産品上賺取中國人的財富。可以預見在未來農産品的定價權上,華爾街將重演過去幾年操縱原油定價權的一幕,因此我國應該提前防範農産品價格大幅上漲和全社會長期通脹的準備。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農行申請三農業務存款準備金率下調 2010-09-25
農行遞交報告 申請三農業務存款準備金率下調 2010-09-25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2010-09-17
聯想將投資農業和服務業 2010-09-14
柳傳志接受中央&專訪 聯想將投資農業和服務業 2010-09-11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胡培兆:擴大內需應有新思路[思想頻道]石建勳:普通民眾為何不敢花錢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