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通脹線讓百姓吞通脹苦果?
2010-10-19   作者:劉鵬  來源:新華網
 
    在16日舉行的某財富博覽會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經濟學家厲以寧指出,由於中國近期仍然可維持9%的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警戒線不應該局限於3%,而是應該提高到4.5%。(據10月18日《新京報》)
    中國的通貨膨脹警戒線應該提高到4.5%?對此觀點,筆者實在不敢茍同。
    其一,3%是國際公認警戒線,這個數字並不是憑空編出來的,是經過經濟學家的研究和實際生活經驗的總結之後形成的共識。為什麼中國要例外?厲以寧的觀點是經濟增長率在9%,屬於高增長。這一觀點看似有理,但過去若干年中國經濟增長率一直維持在9%左右,為什麼過去要堅持3%的通貨膨脹警戒線,今年就要提高到4.5%?
    其二,9%的經濟增長率只是一個宏觀數字,其並未與中國老百姓的收入增長率同步。也就是説國家經濟增長快是事實,但老百姓的收入增長卻並沒有跟上。經濟增長是國家和少數人受益多,物價水平則是普通老百姓承受壓力最大。在收入水平無根本性增長的情況下,普通老百姓忍受高物價、為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代價埋單,這公平合理嗎?
    其三,通貨膨脹警戒線提高到4.5%不是積極控制通脹的態度。物價上漲,百姓幸福門檻提高,控制高物價,提高百姓收入水平,是國家的責任和義務。在責任未盡、義務未行之際,就拋出“百姓應該忍受高物價”以及“提高通貨膨脹警戒線至4.5%”的論調,顯然是一種無視民生之艱的態度,無益於各職能部門控制物價上漲、避免通貨膨脹等積極意識的建立。
    今天,如果政府將通貨膨脹率警戒線提高到4.5%,明天政府是否又要因為某種原因將它提高到5.5%或更高?數字易改,可數字背後隱含的民生痛楚,將何處安放?
    房價還不夠高論、物價忍受論、提高通貨膨脹警戒線論……如此等等忽視大多數老百姓感受的言論,使老百姓不得不用警惕的眼光看待某些專家,你們在為誰説話?你們又從這種話語中獲得了何種利益?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專家稱通脹可承受是“飽漢不知餓漢饑” 2010-10-19
窮人承受力就是通脹警戒線 2010-10-19
經濟增長不能成為提高通脹忍耐度理由 2010-10-19
3%的通脹警戒線對中國而言偏低 2010-10-19
面對通脹中國人的承受力特強? 2010-10-19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胡培兆:擴大內需應有新思路[思想頻道]石建勳:普通民眾為何不敢花錢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