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應對全球中産階級危機
2010-10-13   作者:陸志明(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研究員)  來源:證券時報
 
  中産階級可能正在面臨着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衝擊,如何拯救中産階級以使其免遭下沉的命運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政策制定者的首要難題之一。根據相關媒體的披露:出身中産階級的奧巴馬總統在近期延長了針對美國中産階級的免稅計劃,以降低其深受失業、房屋遭法拍、貸款無門等問題的困擾,同時也為拯救自身和民主黨的民意支持做出可能最為直接和關鍵的努力。
  在英法等國,高昂的房價已經將年輕一代的中産階級擠出了大城市,而受制於就業壓力和收入增長限制,英美法等國的中産階級生存狀況近年來也出現急劇下滑的態勢。除了發達國家以外,中印俄巴金磚四國作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代表,同樣在培育中産階層領域難言建樹。雖然近年來總體家庭收入增長迅猛,但是根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公布的抽樣統計調查結果,竟然有75%的家庭月底入不敷出,難以支付到期賬款。
  如果在典型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時出現了中産階級的生存、發展危機,那麼至少説明這個問題已經超出國界,成為各國共同面對的棘手課題。而中産階級的培育和保護對一國政治、經濟穩健發展的重要作用早已無需贅述,如沒有穩定強大的中産階級陣營,那麼民主政治和經濟創新的根基將都會動搖。
  為何在社會保障健全的發達國家出現中産階級削弱;在經濟起步、中産階級處於培育階段的新興市場國家出現中等收入階層不增反減的狀況。究其本質在於隨着經濟增長模式的變化,普通勞動力要素在經濟增長中貢獻比例大大下降,而資本、技術創新所佔比例大大提升,反映到收入分配方面,普通勞動力,甚至中端技能勞動力的薪酬佔比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而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資本和核心技術掌握者薪酬佔比則大大提升。
  從現有的數據來看,根據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自1979年以來,美國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加劇,1%人口占有80%的新增收入;另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研究發現,按2009年1月的美元價值計算,自從1999年美國家庭中位收入達到5.1823萬美元的峰值後,就再也沒有超過此數。而來自中國、印度、巴西等國的收入分配研究結論也表明:近二三十年間新增財富中大部分集中於少數高收入人群,絕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緩慢。
  新增財富集中化帶來最直接的弊端就是貧富差距的擴大與中等收入階層的收縮,如果任其發展,少數人佔據對大部分財富的支配權,那麼社會穩定性和創新能力將會大大下降,政治經濟負面效應顯而易見。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核心措施之一是改善分配模式,防止單純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分配,提高一般、尤其是中等職業技能人群的收入分配比例。對於佔據高收入的資本與核心技術的要素獲益者則需實施更高的累進稅制,通過收入二次分配來平衡中産階級收入總佔比不斷下降的格局。此外,必須制訂措施限制金融、地産等投資市場的過度投機,提高對資本利得的累進稅率,防止資本收益出現遠超其他要素收益的情況。
  核心措施之二在於提升中等職業技能人群的技術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事實上,目前只有核心創新技術才具有獲得較高收益的機會,那麼不斷提高人力資源創新能力將是繁榮經濟創新、以及社會進步的終極路徑。不論是發達國家、抑或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均需擴大對公共教育和社會創新能力培育的支出比例,鼓勵更多的社會財富投入其中。
  對於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而言,更為迫切的問題應屬如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促使中産階級早日壯大起來,成為國家經濟社會進步的主力。當然這期間,降低社會分配過於集中於資本要素、降低投資市場收益比例、提升中低收入階層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速、加大公共資源投入到教育和社會創新領域等措施也同樣不可偏廢。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奧巴馬提出為中産階級減稅計劃 2010-09-10
房子消滅中産階級 不能一提中産就炸鍋 2010-01-27
美經濟學家:美中産階級生活水平開始下滑 2008-07-24
摩洛哥中産階級熱衷修建私人游泳池 2007-09-19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央行盯的或許不是CPI[思想頻道]地産已成投資業“鴉片”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