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契合了當下金融危機大背景
學者點評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0-10-12   作者:本報記者 方燁 吳黎華 閆磊  來源:經濟參考報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杜麗群:
  戴蒙德憑其研究的政策指導意義獲諾獎

  彼得戴蒙德是一名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派的學者。1965年,他的第一篇經典論文“新古典增長模型中的國家債務”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AER)上。此文中,他在拉姆齊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著名的世代交疊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smodel,OLG)。
  早期戴蒙德的研究方向主要偏向於新古典主義模型下的均衡問題及利率決定因素等。後來,隨着其對現實問題的不斷關注,戴蒙德的研究也有了很大改變。他開始更加偏向於微觀,研究福利、養老、收入分配、政府政策制定等諸多問題,尤其關注勞動、就業等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戴蒙德的大量文章不僅僅具有學術上的意義,而且還有着強烈的政策含義,比如其反對社會保障制度私有化,建議設立記賬式個人賬戶養老金制度(NDC)等等。
  今年諾獎頒給的三名經濟學家,均為在勞動就業領域有傑出研究貢獻的學者,這也折射出諾獎對就業問題的關注。這主要是因為當下金融危機陰霾尚未散去,歐美國家失業率依然高企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各國政府急需理論來指導它們的政策。而今年三位諾獎獲得者的研究無疑能在這方面給政府不少啟示。


123456789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諾獎保密制度與院士名單泄密事件 2009-12-14
諾獎得主馬斯金將出席招商證券論壇 2009-10-16
李稻葵:對諾獎不宜看得過重 2009-10-13
諾獎得主:中國明年GDP達8%不成問題 2008-12-12
諾獎得主克魯曼獻計救美國經濟 2008-10-27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央行盯的或許不是CPI[思想頻道]地産已成投資業“鴉片”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