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模式”何以能夠延續
2010-10-11   作者:周章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由兩岸三地20所高校師生參與完成的《富士康調研總報告》近日向社會披露了富士康的一系列違法違規行為——違反《勞動法》,強制加班、超時加班;違反《勞動法》,剋扣加班費;違反《實習見習條例》,濫用學生工;違反《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漠視職業安全隱患;違反《工傷保險條例》,“私了”工傷事故等。
  本以為隨着富士康大幅增加員工工資等一系列舉措後會讓人們稍微平息下來,但終究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份多角度深剖析的調研報告讓我們看到了富士康的真實面目,帶給我們諸多沉重思考。我們看到,作為國際代工巨頭的富士康實際上並沒有對其管理上的非人性問題做出調整,反而對員工控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對世界工廠帶來的經濟效益大肆粉飾,中國社會在談論中國製造的時候,政府、媒體以GDP增長為炫耀本錢,企業家們則跟着輿論風潮大談從國際化到慈善到低碳等熱門話題,而很少談自己企業裏的員工滿意、員工幸福等。
  正是如此,以富士康為代表的代工巨頭,“泰羅制”的工廠已經變成了“24小時生活”本身──如果説8小時工廠工作還是必須忍受也可以忍受的“生計活”,那麼中國製造卻將“泰羅制”變成了無法逃避的生存“城堡”──這才是富士康背後真實、殘酷又無奈的中國製造的體制悖論!誠如調研報告所言,作為暴力機構的企業安保可對工人任意打罵,工人用廠區電話報警會被直接轉接到公司安全部門,如果廠區發生違法事件,“警察都不能進入廠區”。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政府部門的縱容,富士康此等管理模式怎麼能延續下去呢?
  可見,富士康問題從本質上説是我國當前整個社會勞資關係失衡的反映。企業中發生的許多勞資糾紛,表面看是薪酬分配問題,實際卻遠不止給勞動者發放工資這麼簡單。應該説,勞動者的知情權、發言權被忽視甚至漠視,企業缺乏人性化管理,個人價值無法得到實現才是癥結所在。可以看到,廣大勞動者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對於自身價值的實現比他們的父輩有更明確和更高的訴求,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對他們來説,體面勞動不僅意味着合理的薪酬、福利的保障,更是能夠平等地與企業溝通,即對企業的經營狀況有知情權,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參與權,對自身利益有話語權。可是,從實際狀況來看,不僅企業明顯處於強勢地位,而且作為傳統勞動者權益的代理人工會也在我國直接成為了企業的附庸。
  一言以蔽之,當前中國製造的問題不僅是一個勞資問題,而是如何保障勞動者權利得到落實、如何實現勞動者體面而有尊嚴生活的社會問題。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富士康副總裁:富士康不會搬離深圳 2010-08-19
網友:富士康遷址內陸或有炒作之嫌 2010-08-06
代工巨頭“富士康”的北遷之路 2010-07-09
郎鹹平:富士康危機根源在蘋果公司 應改生産方式 2010-07-08
富士康們加薪 廉價勞動力時代結束 2010-06-08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央行盯的或許不是CPI[思想頻道]地産已成投資業“鴉片”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