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房地産,中國保不住”純粹危言聳聽
2010-09-14   作者:劉義昆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地産行業未來的方向在哪兒——在首屆世界華商地産論壇上,兩岸地産精英、專家為此腦力激蕩,針鋒相對。北師大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大膽放言,稱政府不能一味打壓房價,並且“危言聳聽”:如果沒有房地産,中國就保不住。(《海峽導報》9月10日)
    聲稱“以往很少接受採訪”的董藩教授,其實是媒體與網絡上的名人。早在2005年,他就曾被媒體列為京城房地産圈十大刺頭。2009年,董教授那句“所有反對房地産復興的想法都是危害國家利益”,早已雷倒過不少網友。彼時,董教授還獲得了“人民公敵”、“開發商走狗”的稱號。“如果沒有房地産,中國就保不住”看起來聳人聽聞,其實是個偽命題。中國怎麼可能沒有房地産呢?
    董藩又説,“房地産是中國經濟的褲腰帶”。在這裡,董教授恐怕是想強調房地産的支柱作用。其實不獨董藩,今年初,某專家就曾&&,雖然房價的高漲帶來了社會對房地産泡沫的擔憂,但汽車、房地産作為我國整個經濟重要的支柱産業一點也不能動搖。當然,“房地産支柱論”亦非今年才有,2003年才是“房地産支柱論”誕生的元年。是年,房地産開發熱潮一浪高過一浪,隨之而來的是房價的年年飆升。
    房地産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因為房地産的重要性,有學者曾為“房地産支柱論”提出四大理由,包括改善城市環境、保障住房需求、推動現實消費、擴大就業機會等。遺憾的是,這個原本應該成立的理論在實踐中卻無法兌現,反而帶來了無序規劃、炒房成風等現實問題。究其原因,關鍵是房地産的支柱作用被誇大,“國家正確的産業導向政策沒有得到地方政府充分重視,眾多利益集團推波助瀾誤導大眾,使健康發展的房地産業在實踐中走偏”。(經濟學家李開發語)
    今年7月,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曾説,今年第四季度“房價會有所下降”,而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日前發布的最新市場報告,在8月最後一週監測的35個城市中,半數以上城市的樓市成交面積環比出現上漲,在監測到價格的34個城市中,有17個城市的房價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可以看出,房地産市場處於最為關鍵的博弈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拋出“沒有房地産,中國保不住”這樣的雷語,恐怕是想繼續攪亂房市調控的渾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統計局:房地産調控政策要堅持 2010-09-13
中國房地産業需要“正循環” 2010-09-10
監測緊盯房價 房地産二次調控迫近 2010-09-08
應警惕外資沖淡房地産調控效果 2010-09-07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左曉蕾:信貸此時放鬆調控將前功盡棄[思想頻道]謝和平:發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術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