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産能過剩,是慾望過剩
2010-09-08   作者:博主“假語村言”  來源:搜狐博客
 
    漆黑的一個夜晚,率領八十萬大軍南下的曹操深情地凝視着江南美女小喬的畫像。
   貼心的手下趕緊湊過來提醒道:“丞相,慾望過多,思夢過盛,很容易引起頭風的。”
    “你沒聽説過慾望使人年輕嗎?”年過半百的曹操冒出這樣一句讓人瞠目結舌的千古名言。這就是吳宇森電影《赤壁》中的一個鏡頭。
    9月4日,國家發改委産業協調司司長陳斌在“2010年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的一席發言給正處於快速攀升階段的中國汽車産業潑來一盆冷水,他並稱:“‘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堅決控制汽車産能過剩。”
    汽車産能過剩,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筆者認為,汽車市場並非産能過剩,而是汽車廠商的慾望過剩。長期驅使它們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搶佔市場空間的並不是目前的汽車産業形勢,而是它們燥熱的汽車版圖追逐慾望!
    誰都記得,一千八百年前,幾個男人各自號令千軍,聚眾赤壁,赤膊廝殺,直鬥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但電影《赤壁》用一句“慾望使人年輕”剖開了赤壁背後的征戰心理。
    實際上,産能過剩這幾年一度給國內的汽車廠商敲響警鐘,但最後往往都隨着市場轉暖、市場需求突增而不了了之。産能過剩似乎只成了老一輩汽車人歷史的記憶,儘管那段歷史才過去一兩年而已。
    但人們總是好了瘡疤忘了痛,總會輕易忘了前車之鑒。根據今年年初發改委委託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産業政策研究室對汽車行業主要汽車企業集團進行的第五次汽車産能情況調查結果,國內20家汽車企業集團和10家骨幹整車企業,2009年底已經形成的整車産能為1395萬輛,2015年年底規劃産能達到3124萬輛。
   “産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態,出現産能過剩很重要的是市場信號不穩,企業很難預測市場需求,導致投資行為具有較大的盲目性。”陳斌&&。但一個現實是,最近這些年來,發改委對汽車産業産能過剩的擔心每次都落空了,這也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反擊”的一個理由。
    但為了證明自己依然還很年輕,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們,似乎都希望借助戰場上的廝殺來證明自己依然寶刀不老。所以,産能的大肆擴張,在他們眼中,並非是為了搶佔市場,而是為了證明自己依然有慾望、依然年輕有活力。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諮詢中心主任徐長明指出,汽車行業正常的産能利用率為75%,我國去年汽車産能利用率在120%左右,已經是超負荷生産,而且汽車市場還在發展。所以汽車産能這一塊沒必要有太大的擔心。
    但事實上,由於市場急劇升溫,國內車企擴産風潮來勢洶洶,比亞迪、吉利、奇瑞、華晨、江淮等自主品牌車企均計劃2012年産能達到百萬輛規模。合資品牌以及國有汽車集團紛紛跑馬圈地、異地建廠的消息更是不絕於耳。高需求、高銷量的預期背後引發了産能擴張的極度惡化。
    充滿慾望的曹操,一生征戰,也依然無法阻擋歲月的侵襲。慾望使曹操不再年輕,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當一個人默默喝着杜康,遙想曹操當年兵敗赤壁,退守北國,烈士暮年時是想起江南的那個小喬美人,還是南方的大片河山?
    同樣,當自恃年輕血性的中國汽車企業們,仗着自己青春張揚,四處征戰、到處擴産,100萬輛、200萬輛,産能大肆擴張的背後,誰會在乎那多少年後的産能過剩?當他們回首往事的時候,遙想當年兵進中原、放眼寰宇,烈士暮年時是喜還是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抑制汽車産能過度擴張回歸理性發展 2010-09-08
比亞迪F3汽車新車9天更換5個部件 2010-09-08
比亞迪F3汽車質量遭質疑 新車9天更換5個部件 2010-09-08
張小虞:供不應求才是汽車産業主要矛盾 2010-09-07
陳斌:汽車産業出現産能過剩跡象 2010-09-07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左曉蕾:信貸此時放鬆調控將前功盡棄[思想頻道]謝和平:發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術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