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漲價應當實現多方共贏
2010-09-08   作者:白田田  來源:經濟參考報
 
  糧價上漲、肉價上漲、菜價上漲,農産品價格如今變得異常敏感,社會輿論對於農産品漲價總是憂心忡忡。在物價普遍上漲的大背景下,一味將矛頭指向農産品價格的上漲容易轉移焦點,讓人忽視了漲價背後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農産品漲價是一個難以避免的過程。在國內,農産品的價值與價格長期背離,農産品生産過程中利用了土地、水、能源等大量資源,在價格上卻根本得不到體現。同樣的土地上,進行農業生産的收益比起房地産開發來,簡直是雲泥之別。
  由此造成的後果是,農民失去了農業生産的積極性,農産品供給難以得到切實的保障。以蔬菜為例,隨着城市的不斷擴張,郊區的菜地逐漸被水泥鯨吞,城市居民蔬菜的供給越來越依賴外地,産區和銷區嚴重分離。
  另一方面,農産品消費量的增長也要求價格相應上漲。最近國內豬肉價格創下了年內新高,而全球肉價達到了20年來的高點。雖然國內的豬肉價格像“過山車”一樣時高時低,但從全球的視角來看,隨着新興國家肉類消費的增加,肉價上漲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從農産品生産鏈來看,與肉價上漲相關的是玉米等糧食價格的上漲,再向前追溯,則是化肥、農藥價格的上漲。必和必拓公司之所以要花大價錢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無疑也是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
  因此,不管是從供給還是需求的角度來分析,農産品的價格都不能不漲。農産品漲價就像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問題是要通過漲價來實現多方共贏和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對於農民來説,農産品漲價並沒有帶來多大的收入增加。理論上看,農産品價格適度上漲,有利於緩解農民生産效益偏低的狀況,有利於促進農民增産增收,這也是漲價所具有的最大“合理性”。而事實是,由於多種原因,今年大蒜、綠豆等農産品的瘋狂漲價,真正給在土地裏謀生活的農民帶來了多少收益,是一個大大的問號。另外,農産品漲價帶來的增收相對於進城打工的農民收入來説,並不具有“比較優勢”,還趕不上生活成本提高的速度。
  農産品價格上漲也沒有能夠“反哺”農業。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引導資源要素流向農業和農村,表面來看,連國際資本也蜂擁而至,什麼高盛養豬、黑石種菜,農業似乎成了香餑餑。然而,一些公司受益於農産品價格的上漲,所獲得的利潤卻沒有用來進行農業再生産,而是投向房地産等更賺錢的行業。結果是農業概念火熱、農業股票大漲,而農業發展卻是原地踏步。
  農産品價格上漲還讓消費者怨聲載道。農産品漲價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關係到老百姓的菜籃和餐桌。房價一平米幾千元的噌噌上漲,恐怕也不會引起農産品價格一斤幾毛錢上漲那樣的恐慌。對於消費者來説,應對漲價更重要的辦法是“開源”而不是“節流”。所謂“開源”,就是讓老百姓的錢袋子真正鼓起來,農産品漲價對生活造成的衝擊自然會小得多。
  正因為農民、農業、消費者都沒有獲得好處,難怪農産品漲價成為了眾矢之的。與其&&各種政策措施來調控價格,不如以價格的上漲為推動力,“倒逼”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居民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這也許才是漲價背後真正需要解決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需求拉動農産品漲至年內高點 2010-08-31
消除過剩流動性對農産品的漲價預期 2010-08-26
消除過剩流動性對農産品的漲價預期 2010-08-26
短期調整難撼農産品牛市根基 2010-08-24
農産品風光不再 短空格局漸成 2010-08-23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左曉蕾:信貸此時放鬆調控將前功盡棄[思想頻道]謝和平:發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術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