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經濟理論
中國對外貿易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2010-08-18   作者: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國際經濟法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劉敬東  來源:經濟參考報
 

  自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神速,進、出口總量突飛猛進,為中國的國民經濟建設提供了巨大的資金來源和技術支持,對中國的經濟崛起做出了歷史性貢獻。新世紀伊始十年,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更加強勁,中國的對外貿易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取得了實質性飛躍,已成為當今世界上名副其實的貿易大國。但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的對外貿易受到嚴重影響,增長勢頭一度放緩,面臨的形勢十分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外一些經濟學家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實施的對外出口戰略提出質疑,認為過度依賴出口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軟肋”,必須予以徹底改變;在國際上,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美、歐發達國家以及一些國際組織指責中國的口實,國際上專門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層出不窮。所有這些現象均説明,我國的對外貿易事業到了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關頭,如何把握對外貿易的戰略發展方向關乎我國今後幾十年經濟建設的大局。
  從世界經濟的發展歷史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看,對外貿易始終應作為一國經濟發展不可動搖的支柱。從我國的國情來看,人口眾多固然可以形成巨大的消費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生産産品的出路問題,但人口眾多也意味著新增勞動力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儘管減少甚至消除貧困現象是我國政府一直為之奮鬥的目標,但嚴重缺乏消費能力的大量貧困人口占我國人口中的很大比重這一現象不會在短期內消失,這就意味著,我國企業的生産經營必須而且也只能面向國際市場,尋找更廣泛的消費市場和發展空間,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因此,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應當繼續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
  在確定繼續發展和擴大我國對外貿易這一基本戰略後,我們應當準確地把握我國對外貿易事業面臨的新的國際形勢,及時調整相關政策、措施以使我國對外貿易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結合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的現狀以及發展態勢,綜合考慮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走向,筆者認為,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未來將呈現以下五大趨勢:

  一、出口總量世界第一的地位將得以長期保持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新公布的數據,2009年中國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進入2010年以來,在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重重困難後,中國對外貿易延續了2009年底以來的恢復性增長態勢,出現較大幅度回升。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復蘇,國際市場的消費需求日漸恢復,中國産品物美價廉的特點一貫贏得各國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在短期內不會為他國産品所取代,因而金融危機過後中國産品佔有國際市場的份額仍將繼續增加。不僅如此,多年來我國政府和企業採取了多元化的出口戰略,在穩定歐、美等發達地區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歐、美等發達地區以外的國際市場,對東盟、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貿易不斷擴大,為中國産品出口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動力,綜合各種因素分析,中國出口額佔世界第一的地位穩固,短時間內不會動搖。

  二、中國進、出口結構將發生重要改變,能源資源貿易將在我國對外貿易中佔有突出重要地位

  長期以來,勞動密集型産品始終是我國對外出口貿易的主流,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自主研發高科技含量産品的增加,這一局面將得以改變,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和高科技産品出口將出現此消彼長的發展態勢。在進口貿易方面,我國一直青睞于國外高科技産品,此類産品佔我國進口量的比重很大,這些高科技産品對於我國的經濟建設、科學技術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自身科技水平的提高,這一情況也會發生變化,在未來幾年,能源資源産品進口將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點,這是我國經濟持續、強勁發展與本國自身能源資源匱乏的基本矛盾所決定的,鐵礦砂、原油、鋼材、銅材、紙漿等能源資源性産品在我國進口産品中的比重將逐漸增大,這是我國對外貿易未來發展中的一個突出現象。另外,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飛機、汽車以及高檔消費品的進口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我國將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奢侈品消費大國。

  三、各類環境立法和政策將對我國對外貿易産生重要影響

  新世紀伊始,環境問題逐步成為影響世界發展的全球性重大問題,各國政府和民眾環境保護意識愈發強烈,各種環境立法和政策層出不窮。對外貿易的産品,無論是其生産過程中的能源資源消耗,還是其使用過程的環境影響均涉及環境保護問題。國際環境立法、WTO多邊貿易體制環境政策以及各國國內的環境立法和政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日漸加大。當前,低碳經濟、氣候變化、溫室效應等環境議題已成為國際貿易場合的熱門話題,通過稅收手段、技術法規、衛生標準等措施限制與環境相關産品進、出口將是國際貿易大勢所趨,具體對我國而言則意味著,一方面能源資源産品進口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我國的出口産品將面臨更多以環境立法和政策形式出現的“綠色壁壘”,對此,我們應當予以高度重視。

  四、人民幣將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結算的主要貨幣工具

  在我國的對外貿易歷史進程中,美元一直是佔據統治地位的貿易結算工具,但隨著美元國際地位的日漸衰落,這一局面已被打破。當前,人民幣雖然尚未取得國際貨幣地位,但其成為國際可流通貨幣並成為國際貿易領域主要貨幣指日可待。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在當今世界獨樹一幟,中國整體經濟實力日增,國家外匯儲備基礎雄厚,所有這些都預示著人民幣將成為備受各國政府和企業歡迎的支付和儲備貨幣,在對外貿易交往中,人民幣將逐步成為對外貿易結算中的主要貨幣工具。我國政府應當適時調整我國的貨幣政策,以適應國際經濟形勢新的變化,滿足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時代新需要。

  五、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將長期存在,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摩擦將持續增多

  此次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上專門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歐、美等主要貿易夥伴紛紛採取反傾銷、反補貼或者“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合併採取)措施限制中國産品出口,一些發展中國家也不斷採取各種手段對中國産品橫加限制,這已成為當前國際貿易領域的一個獨特現象,隨之而來的是,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劇。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的地位以及中國對外貿易持續增長的態勢都決定了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將長期存在,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摩擦亦將持續增多,這説明中國政府和企業抗擊保護主義的任務會愈發艱巨而繁重。對此,我們應當保持清醒認識並做好各方面的應對準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欽州:對外貿易的橋頭堡 2010-03-31
吳定富:發展出口信保支持對外貿易 2010-01-27
對外貿易:全球經濟復蘇是把“雙刃劍” 2010-01-22
2009年1-5月烏克蘭對外貿易下降51.4% 2009-07-22
2009年1-5月匈牙利對外貿易統計 2009-07-15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不夠職業的基金業“被娛樂化”[思想頻道]鈕文新:美國需要的是加息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