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言論
煤炭限價還是煤電聯動
2010-07-16   作者: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 林伯強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家發改委最近要求主要煤炭企業維持煤炭價格穩定,年度合同煤價不能變,已漲價的煤炭企業要在6月底前退回。煤炭限價令是否會演變成一場新的“電荒”,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以往中國的“電荒”主要是裝機容量不足造成,解決辦法也比較簡單,就是盡快增加電力裝機。現在的電力短缺,主要源於電煤供應問題,也就是在電力裝機充裕的情況下的“軟缺電”,這種缺電的成本更大。對於可能的電煤供應緊缺的原因及解決方案,眾説紛紜。事實上,如果電力短缺是由於缺煤,解決問題的短缺選擇就不是很多;要麼煤電聯動,要麼限制煤價。
  煤企跟電企有量有價的長期合同是國際上一般通行的做法。政府干預下的長期煤炭合同是中國解決煤電之間矛盾的一個方面。但當煤價進一步大幅度上漲,要求煤企按照長期合同價格供煤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目前除了行政之外,法律上還很難保障。
  當然,中國電廠基本是國企,即使煤電不聯動,只要政府需要,他們一般不會拒絕發電。但不積極買煤就不能積極地發電。另一方面,限制煤價的效果很不確定,同樣的煤,賣給市場比賣給合同電企可多賺200元/噸,煤炭企業可能以生産原因、安全原因來減少重點合同煤的供應,迫使電企採購高價市場煤。
  有人説,國內電廠可以加大煤炭進口來緩解煤炭成本。問題是,進口不會緩解煤炭價格壓力。有專家估計,2010年我國煤炭進口量將增長至1.5億噸,同比增長近兩成。國際煤炭市場很小,2009年全球煤炭貿易量大致為9億噸,動力煤僅有7億噸。如果中國電廠大幅度提高進口,勢必推高國際煤價,再反過來影響國內煤價。中國煤價上漲會提高國際煤價上漲預期,而中國大量進口煤炭會直接推高國際煤價。
  目前我們看到的電荒常常不是突發事件。冬季是能源需求高峰以及氣候會影響煤炭運輸是一個常識。而年年搶運電煤使我們意識到:為什麼電廠不能早做準備,在用煤高峰期來臨前就增加電煤庫存。在煤價大幅波動的情況下,煤炭的市場化和電力政府定價使得煤價對電力存在很大風險,此外,囤煤本身也有成本。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説明,在電力市場化改革未到位的情況下,目前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解決辦法。或者由於煤炭需求增加,或者是由於石油價格價格上漲,或者是由於煤炭進口增加,中國煤價大趨勢是上漲,保障電力供應需要切實推進“透明的”和“有限制”的煤電聯動是解決煤電矛盾的有效手段。
  煤電聯動的一個困惑,或者一個擔憂是:電價動了,煤價接著動,經濟和消費者如何承受?如果政府不想管制煤價,就需要抑制煤價上漲的動力。在特殊的情況下,即當煤價出現快速上漲,可以考慮像對石油一樣,由中央政府對煤炭徵收“特別收益金”。中國的煤炭資源基本是國有的,産量相對集中,以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為主。因此,對煤炭徵收“特別收益金”,即通過測算煤炭資源的成本、各種費用以及利潤空間,保證留給企業足夠的收入用於可持續發展的開支後,計算出特別收益階段。中央政府徵收煤炭“特別收益金”提供了賣多而不是賣高的動力,可以緩解煤價上漲的壓力。中央政府還可以用“特別收益金”的收入建立特別基金來穩定電價,避免電價大幅度波動。
  在當前以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煤炭仍然是中國電力的主要能源來源,煤電之間的焦點在價格。如果不盡快解決煤炭問題,“電荒”將會由不同原因引發而持續出現,並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障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煤電聯動“擱淺” 今夏局部電荒風險加劇 2010-06-30
電煤價格漲勢已定 煤電聯動極有可能 2010-01-18
“電荒”困境或倒逼煤電聯動啟航 2008-04-30
煤電聯動更要民生聯動 2007-12-19
山西電力行業協會呼籲進行第三次煤電聯動 2007-06-2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田立:兩大投行頂不上一條章魚?[思想頻道]政策性金融 “配角”一樣出彩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