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國:把握外貿政策調整力度
2010-07-07   作者:記者 孫韶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文章索引

全年外貿走勢將前高後低
偏緊的環境提供更大的轉型動力
經濟結構調整應兼顧外貿的穩定發展
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調整外貿結構
加大服務業引進外資比例

  加大服務業引進外資比例
    為“走出去”創造便利環境

  經濟參考報:最近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已經吸收了太多外資,已經不再需要那麼多外資了,因此也不需要這麼多優惠政策招商引資了。您認為這種觀點是否正確?
  霍建國:我認為,外資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一支力量是不可忽視的,現階段,為了保持整個經濟平穩增長和技術水平提高,加大引進外資力度是必須的。從政策上看,國務院新發布的文件,使得對外資的認識統一在這個文件之下。實際上,它進一步改善了利用外資的環境,包括引進上市公司,放開一部分領域的兼併重組,特別是在土地上滿足外資投資的需要,還是有一些切實的內容,但是效果要看落實情況。在現實中,要給外資創造條件使其繼續發揮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經濟參考報:吸收外資如何實現從注重量到注重質?
  霍建國:現在有一個很被動的情況,現在外資不像過去只滿足於合資,很多時候要求獨資。而且,現在製造業的外資投資增長比較滯後,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包括物流、銀行保險和會計律師等。所以,適當地放開服務業的投資,加大服務業引進外資比例也是大勢所趨。要想擴大利用外資比例讓他發揮作用,必須在這些方面開口。
  從數據來看,今年1至5月利用外資數量又開始回升,這説明有些領域的松動對外資還是有吸引力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至少利用外資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我們所需要的,是外資能加大在研發和高科技領域以及新興産業方面的投入比例,要在過程中逐步引導。

  經濟參考報: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步伐從金融危機以來就沒有停止。進入2010年,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開始掀起新一輪的並購狂瀾。根據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5月底,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資金總額達284億美元,同比增長390%,創出了同期的最高歷史記錄。
  霍建國:“走出去”是大勢所趨,關鍵還要有一個便利的投資環境。一方面,大型國企在海外通過參股控股對一些資源性産品如礦山進行投資,另一方面,一些民營企業也在海外建立營銷網絡,或者簡單的外加工 的 環 節 。 這 兩 個 方 面 都 是 必 須的。國有企業海外並購資源這塊要慎重,要把握好,防止國有資産流失,要保障效益。對民營企業的海外投資,國家應該創造條件放鬆管理 , 民 營 企 業 自 然 有 意 識 積 極 管理。國家可以在審批和外匯使用上提供便利,同時在海外市場的服務應該加強,比如從政府層面進行溝通,從信息法律的諮詢等方面創造條件為他們服務。
  此外,我認為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産業將來轉移生産是大勢所趨,這是全世界的經驗——梯度轉移。我們現在有中西部承接,如果在海外再轉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産業的話,對我們來説更主動。因為存在一個市場限制的問題,特別是輕紡産品。現在我們在東南亞有一些項目,但是效益一般,所以還是要加大走出去投資建廠的支持力度和服務力度以及便利政策,這更利於企業“走出去”。


12345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商務部:出口退稅調整不代表外貿政策轉向 2010-06-25
張燕生:中國有必要進行外貿政策調整 2009-11-26
企業呼籲外貿政策大方向要“穩”住 2009-10-20
中國外貿政策面臨兩難選擇 2009-03-20
出口增速跌破臨界點 外貿政策現調整壓力 2008-07-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