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6-03 記者:李舒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冒用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名義,聲稱可以為股民提供“內幕信息”實施詐騙,一個3人犯罪團夥日前在北京落網。這是北京首例非法證券諮詢詐騙案,北京警方和中國證監會提示,近期股市回暖,股民應警惕“證券諮詢詐騙”。
據北京市公安局內保局金融處處長米漢明介紹,4月21日,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向警方報案稱,有人冒用這個公司名義詐騙,一位山東股民被騙6000元。
警方調查發現,二月中旬,受害人張先生接到一自稱金玉的女子來電:“我們從上交所知道,你的股票賬戶虧損,最近行情不錯,你應該改變思路,找一家專業機構幫你賺錢。”張先生曾被“諮詢公司”騙過,便一口回絕,但金玉説:“這幾天股票價格要跌,最好全拋掉。”
此後三天內,股票價格連續跳水。張先生十分後悔。這時金玉來電説:“繳12000元,就可以獲得內幕消息,保證短期內贏利10%以上。”於是,張先生先交了三個月會費共6000元,得到幾隻股票的“內部信息”,可同樣虧損。張先生於是與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核實,發現並無這些員工。
警方查詢了張先生提供的賬號,發現已有多筆異地匯款存入。5月14日,警方跟蹤兩名取款女子,隨後將犯罪嫌疑人高國華(29歲,化名金玉)、白金輝(24歲,化名楊雪)抓獲,起獲作案工具小靈通電話三部、電腦2&、銀行卡及大量客戶信息。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陳麗華(25歲,化名歐陽錦鴻)17日投案自首,三人均為大學畢業生。
經詢問,3人原來在同一家證券諮詢公司工作,辭職後利用原公司客戶資源,以及股民追捧內幕消息的心態,以提供股市信息、投資諮詢服務、推薦股票指導為名,騙取股民高額信息費達7萬餘元,目前3人已被刑拘。
北京警方提示,很多不法分子為實施詐騙,假冒正規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名稱,或是用相近似名稱矇騙投資者。目前,北京16家合法證券公司中,已有11家被不法分子冒用詐騙。金融機構如發現名稱被人冒用,應立即對客戶進行提示,以免客戶上當受騙。對於股民來説,如諮詢公司要求匯款,並聲稱“這個賬戶是以財務總監個人名義開戶的”,就一定是詐騙。
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稽查處處長徐斌説,類似的騙局還有多種表現形式,如不法分子可能建立非法網站,也可能鏈結在正規網站上,通過“短時間高額回報”誘惑股民。此外,借銷售“炒股軟體”實施詐騙也很常見,這些軟體售價動輒超過十萬元,在相關部門實際執法中很難查處。目前,僅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就已經接到類似投訴80多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