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壇]機票超售不能利己損客
    2007-10-19    晏揚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中持有機票,卻換不到登機牌,原來,機票屬於“超售”,從南京前往重慶的仲先生等3名乘客只好重新購票,行程延誤了兩三個小時。經事後協商,航空公司&&將盡可能對3張機票退款。
  機票超售,此前航空公司稱機票超售屬於國際慣例,現在我們知道了,這是被篡改了的國際慣例,只保留了有利於航空公司的慣例,而將不利於航空公司的慣例拋諸腦後。實際上,機票超售並非不可行,關鍵是要予以規範,明確航空公司與乘客之間的責、權、利,而不能只盈利而將風險和損失轉嫁給乘客。
  航空公司應當承擔的風險,説到底就是賠償的“風險”,一旦機票超售導致個別乘客無法登機,航空公司除了無條件退票,或安排乘客乘坐另一航班外,還必須向乘客支付賠償金。比如美國《聯邦條例法典》規定,當被拒載旅客在航空公司安排下乘坐另一航班,到達目的地時間比原航班晚一到兩個小時之間,航空公司須賠償旅客相當於單程機票票價的金額;晚於兩小時,賠償翻番為票價的兩倍。
  如果航空公司的賠償責任能落到實處,航空公司通過機票超售獲得了更大利潤,無法登機的乘客的損失也能得到彌補,這種“雙贏”的結果,體現了航空公司與乘客之間的權利、義務對等。
  機票超售亟待規範,而規範機票超售的責任,無疑落到了民航總局等相關部門的頭上。
  相關稿件
[議事壇]立法保障公民參與立法 2007-10-12
[議事壇]個案“激活”物權法 2007-10-12
[議事壇]官員財産申報宜早不宜遲 2007-09-21
[議事壇]該界定“公共利益”了 2007-09-21
[議事壇]讓“帶頭大哥”推動有罪推定 200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