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市七期重劃區豪宅林立,不僅是&&的最愛,也是陸商的理想投資標的。 吳景騰攝 |
|
如果説成千上萬的大陸游客給台灣觀光及周邊産業帶來了一縷春風,那麼後續將源源涌進寶島的大陸資金,給台灣經濟帶來的無疑就是一股強大的暖流……
在台灣駐點採訪的近兩個月裏,記者關注着台灣經濟的“脈動”,也因而時時感受着兩岸經貿雙向互動給台灣經濟帶來的陣陣暖流,其中,“陸資來&”又可謂備受台灣工商界關注的“兩岸紅利”,其所産生的震撼效果,業已讓近期深受金融風暴衝擊的台灣證券、房地産市場等諸多領域呈現久違的活力。
陸資“入股”&&狂飆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股市一度“哀鴻遍野”,不少股民可以説虧損大半———用島內俗語就是“住套房”很久了。
但近期接踵而來的“兩岸紅利”,有力帶旺了&&股市。4月兩會南京會談就陸資來&達成共識以來,受陸資來&利好持續發酵的激勵,&&股市一直保持強勢,並一舉創下近期多項新高:4月30日,受台灣將開放大陸QDII投資&&以及中國移動與台灣遠傳電信達成股份認購及戰略合作協議等利好刺激,&&大漲6.74%,是&&有史以來的第七大漲幅;節後第一個交易周&&總成交量爆出1.07萬億元(&&&,下同)巨量,創近兩年單周最大量。
從去年底的低點到目前,&&股市大約狂飆了約七成,堪稱全球表現最搶眼的股票市場之一。作為國際投資機構基金經理人的主要參考指標之一,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指數最近已將其三個指數都調升了&&權重。
&&的火熱吸引了大批散戶回流。代表散戶動向的&&融資餘額近期已突破1740億,創近7個月來新高。
一度門可羅雀的證券營業廳近來也人氣高漲,大廳裏連日都擠滿了看盤的股民,證券營業員的電話也幾乎全都滿線。股民老謝喜滋滋地告訴記者:自己的股票從最低谷已經翻了一番,“雖然還未解套,但離翻身的日子看來也不遠了”。
股市回溫讓台灣各大券商對島內證券市場的前景重拾信心,大規模的市場並購也開始浮現。近期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凱基證券以高達48.7%的溢價收購&證證券,並一舉成為台灣第二大券商,這也是近年來台灣最大一樁券商並購案。
台灣最大金融控股集團之一———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交投的活躍對於金融機構的盈利來説非常重要,所以陸資來&以及&&回&上市等利多舉措,都是符合島內業界期待的好事。
陸資行情的火熱也帶動了&&&的走強。&&&兌美元匯率從去年12月起自32.5元一度走貶至35元,但近3個月來已由35元一路升回起跌點。有分析認為,近期國際經濟環境緩步回溫,而台灣又具有“兩岸和平紅利”題材,使&&&成為外資、海外&&資金等熱捧的對象。
對於台灣金融市場這波“陸資熱”,有專家分析認為,過去8年,因兩岸關係緊張等因素,造成台灣金融市場出現所謂的“折價”現象。去年以來兩岸關係好轉,&&因而展開所謂的“價值重估”行情,但之後卻因國際金融危機而中斷。這一次,由於兩岸相關的利多題材影響,股匯同時出現大漲,顯示一度中斷的“價值重估”行情重新啟動,為台灣金融市場帶來強力支撐。
上周,&&再次拉出上漲248點的長陽,周漲幅3.82%,指數來到6737點,穩穩站在10年線上。分析人士認為,10年線並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重要指標,更是重要的“心理關口”。隨着兩岸利多政策的不斷&&和兌現,&&將繼續走強,營造30年以來最大的多頭行情。
大陸房客活躍台灣樓市
去年以來,兩岸經貿交流快速發展且經貿關係漸趨正常化,“登&”設點的大陸企業也因而呈絡繹不絕之勢。南航、國航、東航等大陸三大航空公司的台灣辦事處目前均已掛牌。加上此前進駐&&101大樓的聯想和天獅,大陸企業的駐&機構已成為台灣商業辦公樓市場上的一支重要“房客”力量。
目前,大陸企業來&投資已“箭在弦上”,台灣行政當局本週就將審查開放大陸來&投資的具體項目,預計將共開放製造業、服務業和公共建設共100多項。相關配套措施則將開放陸企購買商業辦公樓、廠房及員工住宅等不動産。由此可以預見,越來越多的大陸企業不僅會來&作“房客”,還會成為“房東”———這對台灣商業辦公樓市場乃至民用房地産市場而言,無疑將具有極強的“加溫”效果。
首當其衝的商業辦公樓市場早已“春江水暖鴨先知”。不久前,來&參訪的中國中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天文宣布:公司將在&&開設辦事處且將選址&&101大樓。101大樓的行情隨即“水漲船高”。
有房地産中介業者認為,對有實力的大陸企業來説,101大樓的租金並不貴,甚至比在上海租辦公大樓還便宜,加上其標誌性意義,未來101肯定會成為陸資企業來&設點的重要選擇。
據了解,尚有不少樓層空置的101大樓日前已派出租賃部人員到北京招商,爭取大陸企業到101大樓承租辦公室,據悉已有不少陸資企業表達意願,尤其是金融服務業更是興趣濃厚。在陸資的持續“加持”下,業者估計101的租金今年年底前可能就會上漲兩成。
寫字樓的紅火很快帶旺了島內有關房地産業的投資。台灣南山人壽日前以82億元的高價買下&&市民生金融大樓,創下今年島內商辦市場成交金額最高紀錄,也是金融危機以來台灣第一棟整棟商辦大樓交易。房地産業者認為,這個投資案將為下半年陸資來&購買商用不動産揭開序幕。
甚至遠在大陸的&&也敏銳地捕捉到了這波商機。據島內媒體披露,知名企業頂新集團此前也對民生金融大樓有意。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交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台灣商用不動産有望從今年底或明年逐步復蘇,頂新看好這一領域的前景,未來不排除在&設立不動産相關事業部門。
低迷已久的台灣民用房地産市場近來也逐漸嶄露曙光,&&的二手房交易市場近來開始活絡。有分析人士認為,陸資來&和股市的強勁表現可望刺激台灣房地産市場,台灣房地産價格從4月已開始走升,預期近期將上漲5%-8%,尤其是高級住宅的行情值得看好。
陸資投資台灣的空間很大
在日前備受矚目的海峽論壇期間,台灣桃園縣縣長朱立倫特別向大陸企業推介桃園航空城的建設項目,歡迎陸資參與投資。這次看似普通的招商,背後卻蘊含深意,因為這代表了未來大陸資金來&的一個重要投資領域———公共工程建設。這個領域同樣也是台灣方面首批對陸資開放的約100項産業之一。
桃園航空城是新推出的“愛&12大建設”之一,全部項目預計8年內總投資將接近4萬億,其中民間投資約1.34萬億元。台灣“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投資長吳一揆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於陸資來説,投資台灣的空間還是很大的,例如“愛&12大建設”,由於官方預算有限,而島內一些大企業集團雖然有資金在手,但一般不作跨行業投資。實力雄厚的陸資企業如果來&,可以考慮這些營建類的項目。而且,許多大陸企業集團本就具有産業鏈條完整、資金實力雄厚等優勢,加上在大型工程項目上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對於台灣來説是很好的投資者。
&&&當局“主計處”的最新報告指出,受到景氣能見度不明朗影響,今年台灣投資率驟降至16.3%,創下半世紀以來最低。另一方面,台灣超額儲蓄再度升逾萬億元,顯示大量資金處於閒置狀態。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投資率是指投資毛額佔GDP的比率,而投資又包括民間投資及官方投資這兩大部分,雖然當局今年編列了不少的擴大內需預算,但顯然仍難以彌補民間投資的負成長。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將涌入的大陸資金,無疑將成為“撬動”台灣投資熱的重要“新血”。有經濟學者認為,隨着大陸資金的入島,台灣經濟將呈現“三資匯流”(即台資、陸資、外資)的喜人局面,並有望促成一個良性循環。
陸資赴& 大幕開啟
4月26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南京就大陸資本赴&投資事宜達成原則共識。5月17日,商務部、國&&正式發布《關於大陸企業赴台灣地區投資或設立非企業法人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陸資入島的辦理程序。台灣方面制訂的陸資赴&許可辦法、産業類別開放項目以及相關配套措施也預定6月中下旬公告實施。隨着一項項措施的推出,陸資赴&的大門即將開啟。
陸資赴&:先行者説
近來,陸資赴&開始成為兩岸經貿交流的熱點,也得到了大陸有關部門的大力推動。部分大陸企業已經在島內與相關企業開始了實質性接觸和協商。這些先行者的想法和做法,顯示了陸資赴&的市場前景和合作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