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海外資源類企業切忌盲目跟風
    2009-02-03    本報記者:崇大海    來源:經濟參考報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加上許多大宗商品供求形勢發生逆轉,幾乎所有資源類企業市值都大幅縮水。一些新興礦山企業,特別是鐵礦石企業,由於資金緊張,紛紛到中國圈錢。與此同時,國內許多企業也準備趁低收購海外礦山股份,以圖在低價時鎖定戰略資源。對此專家提醒:到海外收購資源類企業切忌盲目跟風,一定要事先做好周密調查研究。
  聯合金屬網分析師胡凱認為,對於參股海外礦山,應該首選資産質量好的企業,如三大礦(即淡水河谷、力拓與必和必拓),而不是那些新興礦山。“現貨鐵礦石價格已經低於長協礦,連三大礦這樣的低成本優質礦都在減産,那些新投産的礦山由於成本高、品位低,其生存能力就更差。”
  前幾年在鐵礦石價格高漲時,海外一些新興礦山憑藉“中國題材”造勢,拉高其股價並大肆圈錢,其中有相當部分礦山礦石品位低、缺乏相應的運輸設施,有的甚至沒有詳細的儲量報告就匆匆上馬。這些企業在礦價高時會受到資金的追捧,但現在很可能成為“垃圾股”。同樣,前些年國內一些企業到海外收購礦山企業股份,現在這些收購無一例外地遭受賬面損失。
  “如果金融危機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那麼今後再出手收購也不遲。據我所知,目前許多投行與基金公司都想減持手中的礦業股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完全有機會選擇優質資産”胡凱説。
  首鋼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戴國慶早就提出中國鋼鐵企業應出手參與海外收購,他認為,由於中國國內礦石資源不足,中國鋼鐵企業希望出國控制可靠的資源是必然的。中國鋼鐵企業雖然去年下半年也受到全球鋼鐵市場緊縮的影響,手中資金比上半年要緊一些,但中國外匯儲備充足,中國政府最近又對銀行開放了企業並購貸款,數量最多可以達到並購額的一半。這使中國鋼鐵企業在資金方面有了一個新的供應量較大、較可靠的來源。國外礦産資源資産價格現在比2008年上半年已經大幅度縮水,收購可以少花很多錢。但同時,可供選擇的礦山資産也比過去範圍更大,選擇的餘地更多,因此,在積極進行各種比較研究的同時,決策時應該採取較為慎重的態度,認真研究擬收購資産的具體條件、現金流回收的可能和投資回報率,再作決策。
  “由於第一季度是各上市公司公布年度業績的時段,在正常情況下,海外各礦山公司的業績比上年和計劃都會有大幅下跌,第一季度海外礦山公司的股價必將迎來又一輪下跌。因此,即使對於已經有所考慮的海外資産並購項目,實際出手時機下半年再考慮也許會更好一些。”戴國慶説。
  相關稿件
國家決定大幅度提高今年稻穀最低收購價格 2009-02-02
國家大幅度提高今年稻穀最低收購價格 2009-02-02
戴爾1200萬美元收購ALLIN微軟技術諮詢業務 2009-01-23
菲亞特收購克萊斯勒35%股份 並購能否拯救汽車業 2009-01-22
東芝公司:擬收購富士通硬盤驅動裝置部門 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