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金礦”亟待挖掘
    2008-08-28    本報記者:姜敏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日前在瀋陽採訪時發現,在資源嚴重匱乏的今天,作為“破爛兒”的再生資源猶如巨大的“金礦”等待挖掘,但卻因管理不力滋生許多新的社會問題。有關人士呼籲,應把再生資源利用納入依法管理軌道,讓這一“富礦”真正造福於民。
  據瀋陽市再生資源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謝玉岩介紹,瀋陽市是一座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城市,不但資源消耗量大,而且産生的再生資源量也相當巨大。據統計,瀋陽市每年産生各種廢舊物資約500萬噸,其中黑金屬(鐵)250萬噸,有色金屬30萬噸,各種紙張100萬噸,塑料70萬噸,價值在150億元以上。
  然而,回收這些再生資源的網點雖然多達1300多個,僅有153戶達到商務部認可的標準,佔11.6%。尚有3400個流動回收車俗稱“倒騎驢”,走街串巷收購廢品,96%的從業人員為外來務工人員,大多人無手續經營。
  據了解,目前,瀋陽市回收站點存在布局不合理、擾民現象嚴重、污染環境等諸多問題。由於再生資源行業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整體偏低,眾多的“破爛”收購點給人的印像是臟、亂、鬧。有的沿街叫喊,嚴重擾民。有的回收站設在居民區內,對廢舊物隨意拆解,産生二次污染。再加上再生資源本身的特殊性,極易滋生順手牽羊、蓄謀偷盜等社會治安問題。有人形容回收“遊擊隊”是散兵作戰,“有人就收,沒人就偷”,城市裏經常丟井蓋子,企業的廢舊物資等,均為流動回收者所為。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些再生資源光回收還遠遠不夠,必須經過篩選分類、運輸、粗加工和精加工這些程序,才能變廢為寶。但由於瀋陽加工能力差,一些加工利廢企業均屬“小作坊”式經營,目前“金礦”的利用率只有30%,70%的再生資源經粗略分選後流入山東、河北、河南等省。另外,一些加工利廢企業沒有符合國家標準的固體焚燒和污水處理設備,不能封閉經營。為此,瀋陽關閉了53家環保不達標的加工企業,而瀋陽的企業所用原料不得不從外地購進,如康平塑料製品廠80%的原料要從外地進,外地利廢加工企業從瀋陽每噸3000元進貨,經精加工後再賣康平塑料製品廠每噸要9000元,利廢加工企業的利潤相當可觀。
  據瀋陽市秋實物資回收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強介紹,千萬不能小看這些廢舊資源,用一噸廢紙可出800公斤再生紙,節約木材4立方米、節電512度、節約純鹼4噸、節水47立方米,降低74%的空氣污染,降低35%的水污染。現在的新聞紙、課本、名片紙、包裝紙都是用再生紙加工的。
  業內人士指出,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資源總量和人均資源佔有水平相對較低,經濟不斷發展和資源要素緊缺有矛盾日益凸顯。在嚴峻的現實面前,必須按照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重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作。為此,我國選擇25個城市進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試點,瀋陽被列為試點城市之一。
  “試點才剛剛起步,阻力仍然不小。到目前為止,瀋陽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的龍頭企業——秋實公司已發展標準化的城鄉連鎖回收站112個,貨場2個。這些回收站全部採用直營模式。下一步,將開展連鎖加盟業務”。趙強説。
  在成立僅有兩個多月的秋實公司黎明站,記者看到這個經營面積77平方米的回收站,有市再生資源辦公室的認證書,店外綠樹成蔭,店內環境整潔。居住在黎明社區的居民只要打個電話,20歲的店主黃小斌就會上門收購。雖説收的是“破爛”,但他的小店將廢品進行分類,有金屬類、黃板紙類、報紙書本類,堆放得整整齊齊,廢鋼鐵和紙居多,每個月能收到五、六噸。
  梁丹丁原在瀋陽電冰箱廠工作,今年35歲,是一名下崗工人。為了生計,他承包了標準示範站點,一處位於大東區方家欄路34號三門的方家欄站,因地處新式住宅小區,交通便捷。除去房租、水電、人工、稅收等費用,每月能收入兩三千元。梁丹丁説,他的站不宰秤、不擾民,客源比較穩定,佔70%至80%的都是“回頭客”。
  瀋陽市112個標準回收站點經營面積均在70至100平方米左右,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有效證照,有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消防、安全、計量衡器等設施,有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並公示上墻。採取封閉式經營,回收的物品分類碼放整齊,不露天存放、拆解、加工和焚燒。就連回收運輸專用車都具有環保型、封閉式特點,載重量為3噸,實行封閉運輸,逐步取代人力車和三輪車。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屬於“朝陽産業”,市場需求極為旺盛,因此,城市流動回收無須付出任何成本,僅靠一個人力車即可與規範的站點抗爭,對整個再生資源市場衝擊很大。記者採訪時看到,在方家欄站的對面,就停着一台“倒騎驢”,該地區有6個社區,有營業執照正規經營的僅佔10%至15%,其餘均為無照經營,周圍4個流動收購點,與正規回收站搶生意。“如果能整治一下街頭‘遊擊隊’,我們的生意能更好一些。正當經營要繳納各種費用,一個月得交稅500多元,還要交衞生費。流動收廢品的什麼費都不用交”。梁丹丁無奈地説。
  業內人士呼籲,再生資源行業亟待立法,瀋陽市政府雖然&&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只是一個地方法規,應將其管理納入立法程序。
  相關稿件
北方最大再生資源環保産業基地投入試運行 2007-06-08
我國每年浪費再生資源價值超350億美元 2007-02-09
我國每年浪費的再生資源價值超過350億美元 2007-02-09
發展再生資源産業亟待立法 200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