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月22日,在雲南省昭通市,一名工人在搶修冰雪災害中損壞的電力設施。
新華社記者:蔡祥榮
攝 | 近段時間以來,雲南的電煤供應持續告急,部分主力火電廠電煤庫存所剩無多,一些地方甚至發生缺煤停機和設備故障。缺電不僅影響了雲南經濟發展,還將影響到西電東送及廣東經濟的發展。 作為中國南方産煤大省,雲南省電煤何以告急?記者調查獲悉,在各地電煤價格已基本進入市場化時代,雲南還保留着“計劃煤”機制,而且計劃煤價與市場煤價每噸相差二、三百元。專家認為,適當放開煤價,應該是緩解當前電煤供應的一把鑰匙。
煤炭大省每天缺電近5000萬千瓦時
雲南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煤炭儲量有263.49億噸,位居全國第八位,在南方僅次於貴州居第二位。雲南煤炭資源總量雖多但分佈不均。雲南煤礦的特點是小而多。目前,雲南有各類煤礦1300余對,其中年産15萬噸以上的礦井只佔5%,其産量只佔全省年産量的30%。雖然是煤炭大省,雖然在2008年雲南火電裝機將大幅增加,但由於新的大型煤礦建設進度緩慢,小煤窯安全隱患多,電煤産能不足、總量有限。雲南省“小煤保大電”的格局目前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電力生産和供應受制於電煤供應,電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目前雲南電煤供應緊張形勢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時候。 記者從雲南電網公司了解到,春節以來的兩個月,雲南電煤供應一直處於入不敷出、庫存不斷減少的狀態。3月份,雲南電網統調火電廠日平均存煤有108.8萬噸,而去年3月份,這一數字是113.04萬噸。進入4月以來,雲南各大火電廠存煤始終在低位徘徊,而且呈下降趨勢。 更嚴重的是,目前雲南各主力火電廠存煤很少。截至4月15日,雲南電網統調火電廠缺煤停機容量高達220萬千瓦,火電發電量每天減少大約4000萬千瓦時,遠不能滿足省內用電需求。 與愈演愈烈的缺煤停機缺電相反的卻是市場對電力需求日益旺盛。目前正值雲南基建施工黃金季節,水泥、鋼鐵等用電需求勢頭強勁,加上全省春耕生産對化肥需求的增加,目前全省正處於用電的活躍期。考慮西電東送和對越送電這兩個國內、國外市場的送電情況,雲南電網日平均發電量需求2.14億千瓦時,實際發電量只有1.6億千瓦時,目前日缺電量近5000萬千瓦時。
雲南缺電將影響西電東送及廣東經濟發展
針對電煤供應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雲南省政府曾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協調電煤生産和供應問題,並對電煤供應實施“來煤加工”補貼,鼓勵增煤保電。但由於雲南電煤“總量不足、産能受限”等因素的影響,各主力火電廠來煤、存煤始終沒有達到預定目標。雲南重點産煤區曲靖地區的煙煤、無煙煤供給嚴重不足,導致系統缺煤停機容量不斷增多。 雲南電網公司有關人士&&,火電廠目前面臨兩種難題:一種是缺煤停機;另一種是來煤正常,但來煤質量太差,機組無法滿負荷運行,30萬千瓦的機組只能發到15萬至20萬千瓦左右。最近一週,滇東電廠、宣威電廠、曲靖電廠、陽宗海電廠等雲南主力火電廠相繼發生缺煤停機和設備故障,火電發電量每天減少約4000多萬千瓦時左右。截至4月16日,滇東電廠停了1&機組,宣威電廠停了3&機組,曲靖電廠停了1&機組,陽宗海電廠僅有1&機組在運行。 雲南電網公司有關人士&&,如果缺煤停機範圍再進一步加大,一些重點用戶、重點工程以及居民用電將難以得到保證,尤其是滇東電廠和宣威電廠機組如果全停,雲南省將面臨大面積拉閘限電的危險。然而這只是今年大缺煤的開始,據雲南省經濟委員會測算,2008年雲南省所有火電廠電煤需求總量4400萬噸,預計最大可供3550萬噸,缺口數量850萬噸,即使調減外送電量後,缺口仍有500萬至600萬噸,影響發電量80億千瓦時左右。 針對當前電煤不足、電力緊缺的形勢,雲南電網公司加強需求側管理,嚴格執行差別電價政策,對列入政府淘汰計劃的生産裝置,特別是小煉焦、小煉鐵、小水泥停止供電;加大了對高耗能産業的限電力度。目前,雲南每天限電高達4000萬千瓦時,黃磷、鐵合金、電石等高耗能用電基本處於全行業停産讓電狀態,電解鋁限電1/3,鋼鐵、水泥限電50%。 雲南電網公司有關人士&&,今年缺煤對經濟的影響比去年更大。年初冰雪災害使貴州電網遭到重創,今年雲南西電東送將更加重要。因此,電煤供應問題如不能得到及時解決,不但影響雲南省GDP增長12%的總體目標,還將影響到西電東送及廣東的經濟發展。事實上,缺煤缺電已對西電東送産生負面影響,目前南方電網公司已將雲南省今年西電東送電量計劃由192億千瓦時調減為154.9億千瓦時。
雲南電煤出路在何方?
為解決電煤供應緊張難題,雲南省政府提出了多項保電煤生産電力供應措施,要求加強電煤、電力生産調度,對主要産煤地區和企業的生産和銷售下達指令性生産、調配和運輸任務;實行嚴格的計劃用電,對發用電實施每週調度,緩解總量不足的矛盾;鼓勵發電企業多渠道、多方式購進電煤,繼續實行電煤運輸“綠色通道”,優先確保煤炭生産、電煤運輸用油和電廠發電用油。同時,雲南省擬加大煤炭資源整合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小煤保大電”的突出矛盾,建立電煤供應的長效機制。 然而,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煤炭産業政策》,提高了産業准入門檻,特別是關於新建、改擴建礦井規模不低於15萬噸/年的規定將讓雲南電煤供應雪上加霜。雲南煤炭資源分佈形勢已經確定,許多煤礦産能要達到年産15萬噸幾乎是不可能。電煤供應緊張,煤礦企業亟待加大生産力度,增加電煤供應。然而事實上,煤礦企業的生産並未減少,而是由於電煤價格是計劃指導,遠遠低於市場價格。煤礦企業電煤供應積極性普遍不高。 雲南省煤炭學會專家楊威立&&,目前雲南電力領域至少存在兩個雙軌制。第一個是産業鏈的雙軌制,位於上游的煤炭已經實現了市場化運作,煤價由市場供求關係而定,但是下游的電價由國家定,形成了市場煤與計劃電的矛盾;第二個雙軌制是煤炭銷售體系中計劃煤與市場煤並存,而且二者差價較大。計劃煤主要通過行政手段向煤礦企業下達銷售任務,因為計劃煤和市場煤存在較大差價,因此煤礦企業供煤積極性差。很多專家建議放開煤價、用市場經濟手段解決電煤供應問題。電煤價格應該比計劃煤價高,比市場煤價略低。但楊威立認為:“放開煤價也不能完全解決雲南電煤的供應問題,因為‘市場煤’與‘計劃電’的矛盾仍然存在,但適當放開煤價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