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知道澳大利亞燕麥富含β-葡聚糖,其實,我國盛産的青稞才是世界上含β-葡聚糖最高的麥類作物。 日前,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副所長、青稞作物研究專家強小林在對西藏75個青稞品種研究後發現,“藏青25”β-葡聚糖含量高達8.62%,是目前世界上含β-葡聚糖最高的麥類作物。 儘管不少消費者對青稞産品知之甚少,但青稞産品極具誘惑力的開發價值和市場前景,讓不少企業將投資目光轉移到這一綠色農産品上。 如今,剛剛啟動的青稞産業面臨着新的機遇與挑戰。有關專家謹慎指出,目前,我國青稞産業化仍面臨不少困難,青稞産業化開發亟須政府部門扶持與引導。
西藏青稞是世界上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麥類作物
據介紹,青稞是大麥的一種,又稱裸大麥、元麥,主要産自我國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所長強小林介紹:經過10多年的研究,我國首次在青稞新品種“藏青25”上發現β-葡聚糖含量高達8.62%,是目前世界上含β-葡聚糖最高的麥類作物,這意味着優質青稞將有望成為“身價”最高的麥類作物。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科學家發現大麥特別是裸大麥中的β-葡聚糖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生物醫學界普遍認為β-葡聚糖具有清腸、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提高免疫力等四大生理作用。一些專家還認為β-葡聚糖對研究抗癌作用具有研究價值。 據有關權威科研資料表明,目前,國內麥類作物β-葡聚糖平均含量為4.22%,最高的只有5.9%,荷蘭、加拿大、美國等國外數千個品種的麥類作物β-葡聚糖含量平均在5%以下,最高也沒超過7%,而這次我國科學家發現“藏青25”的β-葡聚糖含量突破了世界紀錄,這對我國青稞産業無疑注入了一個強心劑。 西藏農科院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自從在國內率先進行β-葡聚糖原料大麥育種後,目前又進行了青稞提取β-葡聚糖的中試,結果證明了青稞提取β-葡聚糖可以進行規模生産,同時確立了項目整體開發方案,計劃投資上億元建立專用青稞原料生産基地、産業化技術研究基地和食藥品綜合示範加工基地,計劃完成10項專項技術研發,並已試製開發了“青稞降脂膠囊”、“青稞茶”、“青稞餅乾”等新産品,目前在進行技術專利和新産品的註冊報批。
青稞産業化啟動
隨着青稞β-葡聚糖含量世界之最的重大發現,近年來,我國青稞主産區按照市場需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加大特色産業化發展步伐。如今,越來越多的青稞企業、青稞産品涌現青藏高原,青稞産業化開發已全面啟動。 記者調查了解到,隨着青稞加工産品市場的不斷拓展,西藏、青海、雲南的企業已開始開發“青稞方便麵”、“青稞餅乾”等産品。 西藏是我國青稞主産區之一,目前,西藏青稞種植面積保持在13萬公頃左右,佔總耕種面積的58%,年産青稞達60萬噸左右。近幾年來,隨着科技專家對青稞營養保健功能的證實,以及青稞蘊藏的巨大市場開發潛力,西藏已爭取國家投資3000萬元建設青稞基地,在五個地區、10個農業大縣建成了我國優質青稞生産基地,並建立了以拉薩、日喀則為主的青稞啤酒及青稞營養麥片原料基地三萬畝。 如今,我國眾多企業紛紛投資青稞産業化開發。1999年,西藏聖谷青稞食品發展公司就以江蘇、廣東兩省食品研究所為技術依託,成功開發了青稞麥片,並將根據市場的需求陸續推出八個青稞新食品;2001年10月,拉薩啤酒廠成功研製了酒精濃度為11 的優級標準、發酵度最高達到69 的青稞啤酒,在國內首次釀造出了青稞啤酒。2004年8月,西藏金土地實業有限公司在拉薩正式成立,該公司目前投入5000多萬元用於青稞系列産品開發,目前已推出了青稞掛麵、青稞饅頭、青稞營養粉等青稞産品。 記者近日在拉薩市達孜工業園區採訪時,在一家青稞酒罐裝生産廠房內看到,一個個包裝精美的罐裝青稞酒在生産車間內批量生産出來,整個青稞酒包裝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生産。 據負責生産青稞酒的西藏金田青稞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管新飛介紹,他們是一家以青稞研究、開發、深加工為一體的綜合企業,承擔着西藏國家級青稞産業化示範項目,以“公司+基地+農戶”産業運作模式運營,年轉化青稞6000噸,産品銷售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10多個省市。目前僅西藏金田酒業有限公司每年在達孜縣收購的青稞就達3000多噸,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農民種植青稞的積極性,當地群眾每年從企業獲得收購資金3400萬元。
青稞産業化開發亟須政府扶持與引導
青稞作為綠色“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青稞産品極具開發價值和市場前景,但專家謹慎指出,青稞産業化仍面臨着不少困難,青稞産業化開發亟須政府部門扶持與引導。 目前,國際市場上營養型、保健型麥片銷量以每年12%速度在增長,國外開發的“大麥片”、“大麥米”、“大麥麥茶”等麥類産品在韓國、日本、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流行,而今後這些市場需求的60%左右將從發展中國家進口。 專家認為,我國是開發營養麥片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而這些産品在營養和安全方面,均可以以有機食品的身份直接進入國際市場。此外,國內市場上對麥片的年銷售量也在明顯增長,僅2000年,我國麥片銷售額在8.5億元。 據權威部門分析,青稞産業化開發將給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等西部青稞主産區帶來新的産業革命。專家分析認為,以西藏自治區為例,全區青稞總産達55至60萬噸,按農牧民人均消費225公斤青稞計算,年消費剩餘青稞在五萬噸至11萬噸左右,其中含β-葡聚糖約為262萬公斤至577萬公斤左右,其價值高達上百億元,而這些高附加值、高科技青稞産品將給這些地區帶來高效益。如果我國青稞主産區縮小品質較差的小麥種植面積,適當擴大優質青稞種植面積,優質青稞增産幅度將明顯加大。如“藏青25”每畝單産達400至500公斤,按單産400公斤計算,β-葡聚糖含量達25公斤,潛在的價值高達40萬元至117萬元。 西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劉雄認為,青稞作為我國藏區第一大糧食作物,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他指出,如何對青稞産業化進行綜合、深度的開發,如何對青稞産業化給予資金、技術和政策上的支持,是目前西部青稞産區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當務之急。 有關專家還認為,目前我國青稞主産區存在着青稞品種繁雜、良種退化,以及缺乏青稞為原料加工的龍頭企業等問題。對此,業內人士建議,第一,青稞主産區應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區域優勢,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穩定青稞種植面積,提高青稞品質,建立商品青稞生産基地,為青稞産業化發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第二,延伸青稞産業鏈,大力扶持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發展前景良好的龍頭企業,促進青稞産業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