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後鋼鐵産能竟玩"障眼法"
    2007-12-19    本報記者:張濤 程雙慶    來源:經濟參考報

  按照國家發改委部署,鋼鐵大省河北今年底前應淘汰32家産能落後鋼鐵企業。眼看大限臨近,記者12月上旬以來按淘汰名單隨機走訪一些鋼鐵企業發現,年底到期淘汰落實難:有的依然我行我素在生産;有的只是停産,未按要求拆除設備,存在死灰復燃隱患。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對於淘汰落後産能工作遮遮掩掩。

你列你的淘汰名單,我搞我的生産

  年産八萬噸生鐵的邯鄲市磁縣冶金工業有限公司是淘汰名單上的一家企業。當記者來到廠區時,只見濃煙滾滾,工人們幹得熱火朝天。一位負責檢修的工人毫不避諱地説,自去年上了“黑名單”後一直沒有停産,一天24小時三班倒加足馬力生産。公司負責人劉清海説,這家企業過去是一家國有企業,他2001年承包,承包期10年,合同上規定不能無故辭退工人。為了防止這320名工人鬧事,只好堅持生産。
  這家企業一些工人説,企業距離磁縣縣城四五十里,且道路異常難行,“天高皇帝遠”,有關部門才懶得來查他們呢。
  對此,磁縣發改委重點項目辦公室主任呂順和先是對記者説:“應該是已經淘汰了。”但隨後又説,“最近沒有過問過這事,不太清楚了。”

政府部門遮遮掩掩,稱“關停、登出執照就算完成任務”

  早在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專門向淘汰任務最重的河北省下發通知,要求到2007年底全部完成淘汰任務,並首次邀請媒體跟蹤報道、加強監督。然而,記者到涉及一家淘汰鋼鐵企業的讚皇縣發改局(注:單位名稱還沒有改成發改委)採訪時,卻受到有意抵制。記者詢問列入淘汰名單的“讚皇縣永爍鐵業有限公司”的具體地址時,這個縣發改局運行科幹部侯英鎖卻將記者指到並沒有鋼鐵企業的行樂村。當記者無功而返再次向他詢問時,他一邊玩着電腦游戲,一邊稱自己是“看大門的”。
  記者靠當地群眾指點來到位於榆底村的讚皇縣永爍鐵業有限公司。時值傍晚,廠區辦公室亮着燈,十幾個人在商量事,院內堆滿了燒爐用的焦炭。一位30多歲的男青年以為記者是賣鐵精粉的,盤問起了價格。他説,他是這裡管事的,企業已經停産兩個月了,過了年避開風頭再恢復生産。
  國家發改委[2007]2761號文明確規定,淘汰落後鋼鐵産能的標準為:拆除高爐、轉爐、電爐爐體以及配套的風機、燒結、煙囪等設備設施,且場地平整完畢。拆除設備必須拆除解體並只能作為廢鋼鐵原料。落後設備不得通過由淘汰類改造為限制類等方式躲避淘汰。
  讚皇縣副縣長任兆彥説,永爍鐵業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就停産了,並實施斷電處理。但後來企業又偷着接上電生産了一段時間,政府部門發現後又責令其停産。一同責令停産的還有六家高污染、高耗能小鐵廠。這七家企業只有一家拆除了設備。
  讚皇縣發改局局長侯增軍説,永爍鐵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正在申請辦理限制類鑄造項目,所以沒有拆除設備。況且,這些企業每家都有幾十個股東,拆除設備損失太大,處理不好會影響穩定。當記者問“如何完成上級淘汰任務”時,他只是説:“永爍鐵業有限公司已經在工商部門登出,這個企業不存在了。”

淘汰工作“留尾巴”,落實政策任重而道遠

  還有的地方用早已倒閉多年的企業“充數”,而且也是遲遲不拆除設備。邢&雲龍集團沙河鋼鐵有限公司是沙河市惟一一家列入淘汰名單的企業,當記者來到位於沙河市福儀村的廠區時,只見大門緊鎖,廠區空蕩蕩的。負責看廠區的楊軍海告訴記者,這家企業2004年就因經營不善倒閉關門了,但設備一直沒拆除,由他們看守。
  楊軍海説,這家煉鐵廠佔地100多畝,曾經是當地的利稅大戶,但不知道為什麼就賠錢不幹了。聽説這家企業被列入發改委的淘汰名單,楊軍海哭笑不得:該淘汰的多着哩,當地政府拿“死”的當“活”的湊數糊弄人唄!
  承德市有四家鐵廠上了“黑名單”。這個市發改委負責人劉建海説,這四家企業已全部關停,其中承德寬城縣建達鐵廠、承德久隆冶金公司、承德興隆太陽花鋼廠三家民營企業的老闆關門走人了。政府部門查封了設備,但受《物權法》制約,不敢擅自拆除設備。只有國有性質的承德銅興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按時拆除了設備。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專家分析指出,河北省淘汰鋼鐵落後産能的任務十分艱巨,全省鋼鐵産能中近45%的煉鐵能力、27%的煉鋼能力,屬於國家産業政策規定限期淘汰的落後産能。2007年底前淘汰的這32家企業的落後産能只佔應淘汰任務很小一部分。一些企業或者我行我素,或者玩“障眼法”,實在讓人擔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