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參産業作為吉林省農業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經歷了由短缺到過剩、由高價銷售到低價賤賣的曲折發展過程。來自一些人參加工和銷售企業及公司的信息表明,與韓國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産品相比,長白山人參仍處於劣勢,走出國門、邁向高端市場,依然困難重重。
一位參企負責人的困惑
“20年前,我的企業還只是一個小加工作坊,那時,人參只能當中藥材賣。20年後,我的公司已經有一定規模了,可人參依然還只能當中藥材賣,這是我的企業上層次面臨的最大困惑之一。”見到吉林省新三寶參茸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貴麗,這位從小吃人參長大的女企業家就直奔主題。最近幾年,徐貴麗一直在為人參能夠加入保健品序列,開拓更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努力着,但顯然收效甚微。 在有“中國人參之鄉”美譽的吉林省撫松縣萬良鎮,面臨和徐貴麗一樣困惑的企業不少,由於無法將人參製作成更上檔次保健食品,這些企業的人參産品大多停留在初級階段——經過簡單的加工和包裝後銷售。 統計數字顯示,吉林省山參的産量、人工栽培、人參面積、單産、總産均居世界首位,其中人工栽培人參佔全國産量的80%,佔世界産量的70%。目前,人參生産的區域主要集中在白山、通化、延邊等三個市(州)的撫松、長白、靖宇、集安、通化、安圖、汪清、敦化等八個市(縣),主要加工的産品有紅參、生曬參、大力參、精製參、保鮮參和人參精、人參茶、人參蜜片、人參口服液等,最近還開發出了以人參單體皂甙RG3為主要成分的國家Ⅰ類抗癌新藥“參一膠囊”,以及治療糖尿病的原Ⅱ類新藥“人參糖肽注射液”等多個産品。 “都知道人參是個寶,但開發卻始終難上層次,”徐貴麗告訴記者,圍繞着人參的研發,這些年,她們沒少想辦法,但熟悉人參的人,科研能力弱;科研能力強的人,又擔心搞研發的山參原料供應不足而影響到研究的最終結果,因此退縮。“信息的不對稱,使我很多關於人參開發的想法遲遲得不到實現,有錢和原料都沒處使。”談到這些,徐貴麗感到非常無奈。 萬良鎮的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是中國最大的人參交易集散地,也是亞洲最大的人參貿易專業市場,這裡年銷售鮮參7500萬斤,幹品1700萬斤,在銷售旺季,每天參加交易的人員達到2.5萬人次,市場年交易額達25億元。目前,這裡以人參為主的産品已有八大系列170個品種。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些産品中山參、紅參、白參、水參等大多是初加工産品,其中能稱得上保健品的,多是西洋參切片和沖劑。與琳瑯滿目的韓國人參保健品相比,長白山的人參産品只能算是“初級階段”。 雖然資源豐富、極具開發潛力,但多年來,人參企業經營零散、發展不規範、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依然是人參産業發展壯大的巨大障礙。“這些企業急需政府的引導、規範和壯大,”撫松縣一位地方官員説,“研製開發人參産品的空間廣闊,這一方面需要有識之士能夠慧眼識珠,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實力的公司和企業進一步加大研發的魄力和投入,但同時更需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和觀念的轉變。”
國內參企究竟差在哪
在國産人參價格上漲緩慢,市場佔有率不高的今天,進口的高麗參卻一枝獨秀,不僅維持了超過國産人參10余倍的穩定價格,並且市場份額逐年增加。對此,韓國最大人參生産企業——韓國人參公社的工作人員在中國開展的一次講座中稱,近年銷售快速增長,使中國成為企業目前最為關注的市場之一。 據介紹,韓國人參公社在中國最主要的市場集中在華南和華東兩個地區,而華南地區的廣東省向來有食療、進補的傳統,對人參産品的認可度和理解程度高於其它地區,因此又是最重要的市場,銷量佔全國銷量的50%以上。該企業負責人稱,高麗參曾是老年人或病患人群才會吃的補品,近幾年,隨着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年輕消費者也逐漸接受食用高麗參,消費年齡層有日漸下降的趨勢,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由於盲目生産及貿易保護意識淡薄等原因,近年來,我國人參産業一直低迷。與韓國高麗參相比,我國人參的綜合競爭力逐漸降低,差距逐漸加大。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人參産業已形成龐大的産業體系,但“散、亂、差”問題突出,集約化程度不高,原因是行政管理體制與行業管理脫節,行業內各環節之間也缺少&&,導致多頭經營,資源嚴重流失,經營效益不高。吉林省在人參管理體制上曾採取過一些措施,但是始終沒有真正脫離傳統模式,人參種多少、誰來用、怎麼用、價格誰定等等均不明確,造成無序的種植狀態。 目前,國內多數人參企業規模較小,分佈分散,實力弱。沒有強大的龍頭企業,導致同行業之間市場分割,各自為戰,內耗嚴重,經營效益不高。同時由於市場開發力度不夠,營銷環節滯後,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國家馳名商標和國內外市場表現突出的品牌。 另外,與韓國人參種植相比,我國人參種植技術的基礎研究也不到位。
人參企業蓄勢突圍
近年來,為推動人參産業的發展,我國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僅吉林省就多次專門下發文件,以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快發展人參産業。按照規劃,到“十一五”末期,吉林省人參産業要實現生産基地標準化,80%的人參要達到無公害標準,50%的人參生産要通過GAP認證,而産值超億元的人參加工企業也要達到10戶以上,推出25個左右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技術産品,龍頭企業的帶動功能進一步增強。 吉林省參茸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認為,提出這一目標是有巨大背景支持的。一方面,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藥現代化産業基地建設、農業産業化及軟貸款等重大戰略的實施,為人參的生産加工、龍頭企業建設、科研立項、新産品開發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為人參企業提供了廣闊的消費市場。 此外,韓國人參管理體制的變化,為我國人參在國際市場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韓國高麗參一直雄霸國際市場,價格居高不下,是我國參企的主要競爭對手。此前,韓國在人參産業發展上,一直對外設立貿易壁壘,限制人參進口,對人參出口實行國家專賣,造成不平等競爭。目前,韓國取消了人參專賣管理,這種産業政策的變化,將打破舊的國際市場競爭格局,為我國人參提供平等的競爭機會。從科研和管理層面來看,吉林省人參産業也具有相對優勢。 近年來,中國人參企業在打造“長白山人參”品牌的同時,加大了自身和行業協會的發展及自身作用的發揮。長白縣整合全縣的優質人參資源,組建了參隆集團,目前正在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企業內部經營機制,並且通過了國家人參GAP基地現場檢查驗收;吉林修正藥業集團、吉林森工集團等大企業也開始介入人參産業,準備在人參種植與加工等方面進行投資,並組建大型參業發展集團。同時,一些外資也在不斷地投資到吉林省人參産業中,長白縣森經局與韓國客商合資的中韓濟世保健品公司已投産;靖宇的通寶中藥材科技開發公司已與韓國錦山郡的客商合作,在靖宇開展平地栽參;香港等客商在露水河林業局投資種植林下參等等。目前,吉林省已經基本形成園參、林下參和平地栽參“三足鼎立”的格局。 此外,國內人參企業還以專家顧問組和科研院所為依託,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在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和新藥等重點産品開發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吉林省有各類人參加工企業340多家,但規模小,産品層次低,加工能力有限,缺少有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壯大,一批有影響的人參深加工企業脫穎而出,如延邊特産實業公司、輝南宏久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不僅轉化了大量的原料參,而且還增加了附加值,提高了綜合效益,帶動了人參産業向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