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駿馬奔騰起北疆
    2007-07-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因騰飛而遼闊

  7月的草原,如盛粧的新娘。內蒙古2400多萬各族群眾翹首等待着一個盛典——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在迎接慶典到來的日子裏,在感受身邊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內蒙古各族群眾無比自豪:今天的內蒙古如駿馬騰驤,其勢欲飛。[詳情]

    名牌産品:遞出地區“新名片”

  如果把一個地區的代表性産品、企業、行業看作是它的“名片”,我們在內蒙古自治區出示的名片上可看到大草原、伊利、羊絨加工等字樣。
  近年來,內蒙古乳業在全國颳起了一陣強勁風暴:一個經濟社會發展還都相對落後的邊疆民族地區,在同一行業接連出現了兩個全國知名品牌、知名企業,其産品銷售覆蓋全國市場,被國人譽為內蒙古的“兩頭牛”經濟現象。[詳情]

    從“歷史的後院”走來

  當年多少游牧民族在內蒙古如風走過,歷史學家給內蒙古草原下了一個“幽靜的歷史的後院”的注腳。今天,開放的內蒙古從“歷史的後院”走來,讓人們驚訝她的發展。
  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曾對內蒙古寄予厚望:“內蒙古自治區,那裏有廣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後發展起來很可能走進前列。”近年來,藉&擴大開放帶來的活力,內蒙古正走向全國,成為經濟發展的新高地。[詳情]

    特色産業:為經濟插上騰飛之翼

  在今天蒙牛乳業公司總部所在地和林格爾縣通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城區的路上,矗立着一塊赫然寫着“擁抱西部大開發”的牌子,標語牌身後,昔日風沙過處已經儼然是一座現代化工業新城,蒙牛乳業在這裡生根、發芽,長成年收入超百億元的乳業巨頭。曾經牧人揮鞭的身影已經被忙碌的現代産業工人、往來的工業觀光游客所取代。這一場景是內蒙古自治區特色産業發展的縮影。[詳情]

    綠色:競爭力之源

  那首回蕩千古的《敕勒歌》留給人們的印象根深蒂固——內蒙古就是一望無際蒼蒼茫茫的大草原。而如今紅遍歌壇傳唱不衰的草原歌曲,告訴人們的依然是一派牧野景象——“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如今,當內蒙古經濟發展的速度高居全國前位時,開發建設熱浪翻涌,內蒙古人想聽到的最高興的讚譽是:“你們的大草原真美!”
  在一次亦得亦失的輪迴中,內蒙古經歷了一次綠色回歸的洗禮。游走於傳統與現代的內蒙古,一方面追逐着現代社會的發展步伐,一方面又在竭力還原和留住傳統與美麗。在呼喚現代渴求發展的同時,內蒙古人也愈來愈清晰了一種發展思路:草原是內蒙古最大的優勢,草原是內蒙古最好的競爭資源。[詳情]

  相關稿件
內蒙古自治區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內蒙古鐵路建設上半年完成投資33多億元 2007-07-16
盛夏多雨帶將位於長江中游和內蒙古中西部 2007-07-11
內蒙古民間收藏大師邢野:30年收藏為圓一夢 2007-07-09
內蒙古:草原文化吸引游客 200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