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産業加速布局
    2010-06-10    陳偉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上周,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産業司委託國家發改委産業經濟研究所,就戰略性新興産業召開為期一天的研討會,為即將&&的《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建言獻策,國家發改委一位副主任出席。
  無獨有偶,在經過數易其稿的陣痛之後,三網融合方案終於破冰。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王效傑8日首度公開證實,國務院三網融合協調小組已通過了三網融合試點方案。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布局正在加速,各項扶持政策也有望在下半年密集&&。
  據可靠消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和一攬子扶持政策將於7月上報國務院審議,如審議通過,最快年內有望實施。一攬子扶持政策將從研發生産、市場推廣、售後服務和回收利用等各個環節入手,制訂産業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投融資政策等。
  多個部委密集調研、地方政府積極性高漲、面向各界廣泛徵求意見……可以説,政府層面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視已經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業界和民間對戰略性新興産業扶持政策的&&也抱以極大希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國家主席胡錦濤在7日舉行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強調,目前,世界各國紛紛把發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綠色經濟等作為新一輪産業發展的重點,加大投入,着力推進。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佔國際經濟科技制高點已經成為世界發展大趨勢,中國面臨的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問題更是不容回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年均GDP增長保持了9.8%的高速,但是這樣的經濟增長依靠的是“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難以為繼,因此,未來中國發展的重點必然轉向戰略性新興産業。
  即便是當前,中國經濟也面臨不確定性。就內部環境而言,中國經濟剛剛復蘇,內需仍然乏力,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下半年國民經濟支柱産業房地産業也存在變數;就外部環境而言,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前景不明,歐元對人民幣亦大幅貶值,中國對歐出口急劇下降,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有所放慢。
  在實現當前經濟發展與長遠經濟轉型之間,戰略性新興産業無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和契合點。就發展思路而言,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離不開政府與市場、企業的共同作用,因為它是宏觀戰略和微觀操作的共同體,既是政府重要職責,也是市場主體行為。
  專家提醒,在政府履行調控職責,發揮産業規劃的引領作用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發揮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市場的自主調節、充分競爭、自由選擇、優勝劣汰,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沿着市場決定的發展方向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不可否認,儘管國內的新興産業發展漸有“如火如荼”之勢,但也已出現了“政府介入過多、市場參與不足”的不良傾向,有必要保持警惕。
  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市場卻能夠造就無限可能。未來,只有更加充分地利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才能推動企業把科技創新作為自覺行動,不斷加大創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以科技提升企業競爭力,從而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相關稿件
粵擬每年斥資百億支持新興産業 2010-06-07
廣州今年扶持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 2010-06-07
國資委專家:發展新興産業應鼓勵創新 2010-06-07
長三角有望成戰略新興産業引擎 2010-05-25
各省新興産業 將成最大看點 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