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帶頭深改 股權激勵最受期待
2015-06-17    作者:袁君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預期已久的交行深化改革方案終于落地。
  昨日(6月16日)晚間,交通銀行發布公告稱,交通銀行深化改革方案已獲國務院批準同意。從方案搭建的框架來看,與此前的市場預期較為吻合,主要看點在股權結構和公司內部管理機制上。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方案的最大亮點在探索高管層和員工持股制度方面。
  不過,交行此次並未公布更進一步的具體改革方案。交行某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方案只是一個框架性的東西,據其所知還沒有細節性的東西,真正落實還是需要一段時間。
  國金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鯤鵬告訴記者,公告的所有內容均可直接復制到其他銀行。交行的改革試點是一個開端,銀行業深化改革大幕自此拉開。

  交行領漲銀行股

  公告指出,交通銀行將按照經國務院批準的交通銀行深化改革方案要求,完善中國特色的大型商業銀行治理機制,堅持國有控股地位,優化股權結構,探索引入民營資本,積極發揮戰略投資者作用,探索高管層和員工持股制度;完善授權經營制度,激發體制機制活力,更好發揮董事會、高管層和監事會作用;深化用人、薪酬和考核機制改革,落實風險責任制,強化企業內部監督,推進事業部制等內部配套改革。
  不過,交行此次並未公布更進一步的具體改革方案。交通銀行某知情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終獲批的方案人民銀行、國務院應該都會有修改,不一定完全按照交行遞交的方案來。方案只是一個框架性的東西,據其所知還沒有非常細節的東西,比如員工到底持股多少,引入多少民資之類,真正落實還是需要一段時間。
  但這絲毫不影響交行近期在資本市場上搶眼的表現。5月28日至6月16日,交行A股累計上漲34%,高居16家上市銀行之首,遠遠領先排名第二的光大銀行(15%)。
  馬鯤鵬告訴記者,方案內容印證了此前市場對銀行深化的所有猜測:員工持股、民資戰投、董監高機制、薪酬考核等等。從公告措辭來看,頂層設計的意味明顯,所有內容均可直接復制到其他銀行。
  “這意味著,交行的改革試點是一個開端,銀行業深化改革大幕自此拉開,有明確改革預期的中行、建行也是深改邏輯下的好標的。”馬鯤鵬表示,交行成為銀行業深化改革的首家試點,銀行板塊應該有明顯溢價。深改落地之後,混業經營、金控牌照和業務分拆將是銀行業迎來的新一輪催化劑。
  當日晚間,招商銀行也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獲得本公司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此外,民生銀行、北京銀行均正在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被視為銀行業深化改革的第一步。

  股權激勵是最大亮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交行深化改革的框架,與媒體之前普遍報道的內容相差不大,主要落腳在股權結構和公司內部管理機制方面。
  在股權結構方面,正如交通銀行董事長牛錫明今年3月所説,“國家控股基本架構不會做大的改變,內部股權結構會有所變化”。公告也指出,堅持國有控股地位,優化股權結構,探索引入民營資本,積極發揮戰略投資者作用,探索高管層和員工持股制度。
  此前據媒體報道,交行曾與復星集團、騰訊等進行過接洽,有望引騰訊及復星入股。不過對于引入民營資本到底有多大作用,有專業人士表示需要時間觀察。
  國家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師吳志峰認為,銀行引入民資要到一定的程度,比如參股達到一定的比重,才能真正起到改善銀行治理的作用,否則作用可能就不會太大。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方案的最大亮點在探索高管層和員工持股制度方面。吳志峰認為,商業銀行真正要實現深化改革,關鍵是如何激活管理層和員工的積極性,股權激勵就是一個最恰當的手段。
  不過,吳志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行深化改革方案中的高管層和員工持股制度指的是股權激勵,與此前多家銀行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仍有所區別。“很多銀行的持股計劃實際上是讓員工被動入股,讓員工拿自己的錢進來持股,這種機制不是真正的股權激勵。”在吳志峰看來,股權激勵一定是與業績相掛鉤,相當于把銀行利潤的一部分量化成股權來給員工當做激勵。
  “股權激勵要比現金獎勵更好,股權激勵具有長期的績效激勵作用,不僅不會導致國有資産的流失,而且還能通過激勵員工積極性而實現增值。”吳志峰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整合閱讀:
交行深改方案獲批 國有銀行混改啟幕
交行混改方案獲批
交行深改預期引來三個漲停
交行混改方案有望本月出臺
銀行業混改大幕暗啟 交行漲停引領銀行板塊
 
頻道精選:
【思想】感慨拖平均工資後腿正常嗎? 2013-06-14
【讀書】每個人都是被束縛的精靈 2015-03-25
【財智】多券商交易係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存款頻"失蹤" 銀行違規"貼息存款"亂象叢生 2015-06-17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