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小城也不愛Gucci了
2015-05-07    作者:鄭爽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上世紀90年代,在湯姆福特的主理下,Gucci經歷了業績的高速增長。
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3月底的第一季度,Gucci收入暴跌7.9%,這已是該品牌連續第七個季度業績下滑。
五一跟朋友去了趟諸暨,別看它就是個五線小城,但街上豪車無數。當地富豪的霸氣一點也不遜於電視劇中的霸道總裁,朋友站在山頭手一揮:“喏,那片高爾夫球場被我們家承包了。”雖然只是浙江紹興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城市,諸暨的有錢人真不少。他們多為中小企業主,諸暨大唐鎮盛産襪子廠廠長,店口鎮多五金堂主,楓橋地區則有很多種植香榧的農場主,還有東白湖人民靠旅游産業發家致富。
    人類一旦在物質上富裕起來,便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像是周遭人與社會的認同感,本質上作為身份、地位、階層符號和象徵的奢侈品就是這樣在中國爆發性地蔓延開來。但如果你把諸暨的有錢人就此歸入“土豪”一族,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他們也經常出國旅游掃貨,還能如數家珍般地説出Kenzo、MarcJacobs、AlexanderMcQueen等。
    倒是問起Gucci這樣的老牌,他們一臉的嫌棄。“不太會買,太low了”、“那些老牌奢侈品在中國早就氾濫了,小眾的潮牌反而更吸引我”,所以你大概能理解,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奢侈品牌為何如今陷入泥潭了吧!
最新的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3月底的第一季度,Gucci收入暴跌7.9%,這已是該品牌連續第七個季度業績下滑。在變得如此糟糕之前,Gucci那性感、冷傲和驚世駭俗的形象連同它的業績增長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因家族經營管理不善而陷入困境瀕臨破産的Gucci在上世紀90年代經過湯姆福特的演繹再次一飛沖天,收入也從1994年約2.14億歐元增長到2012年的36.4億歐元,每年都是習以為常的雙位數增長。
    然而由於大量增加佈滿logo的低價入門級帆布産品,Gucci逐漸失去了自己,也逐漸失去了包括其全球重要市場——中國在內的奢侈品消費者。這些低端産品一度佔到品牌銷售的85%,也讓Gucci在高端消費者心中失去了“奢侈品光澤”。
    身處五線小城的諸暨,這裡的富人和一線的上海、北京消費者有着相同的感受。“買得起Gucci的人的層次遠遠降低了,它在國內的口碑也不是很好。”一名家裏從事房地産事業的諸暨富二代説,不論在哪,他們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裏,既不能和這個圈子顯得格格不入,又要彰顯自己和其他人有所不同,而小城市的人又特別愛面子。言下之意,Gucci對於他們而言,已經彰顯不出“特別”和層次的區分。
    一次逛街時,我問身旁正欣賞着自己剛買的Tudor手錶的女士,為什麼要買奢侈品,為什麼喜歡這個品牌,這位商場的售貨員倒也很坦率:“因為自己身邊的朋友都有(奢侈品),但換包包的頻率比較高有點承受不起,所以買塊貴的手錶是最好的。至於Tudor,因為它是勞力士的副牌,也不會顯得太掉價。”
    看吧,奢侈品牌總愛大談産品的故事、設計、歷史,但就如擔任過數家高盈利奢侈品牌CEO的文森特巴斯蒂安説的那樣,根本上,奢侈品象徵着階層的區隔,也象徵人們對上流社會的渴望。不同於大眾消費品,奢侈品行業有着一套圍繞於此的營銷法則。正是對這些法則的遵循,那些小型家族企業香奈兒、菲拉格慕、卡地亞才發展成全球性品牌。“勿讓客戶輕易得到”便是這些市場營銷中的一條。
    “奢侈品要知道如何在人們噴薄欲出的慾望之外設立必要的障礙,並保持這些障礙;人們得到的阻力越大(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阻力),人們想要得到的慾望就越強;這些障礙不用説一定包括經濟方面的(例如價格)、操作方面的(例如如何找到奢侈品商店)以及時間方面的(例如要等兩年半的時間才能得一串珍珠項鏈)。”文森特在《The Luxury Strategy》中寫道。
    Gucci卻背道而馳,受惑於眼前的利潤,除了大量增加入門級産品的數量,在中國市場急速擴張開出大量門店,還有這裡大規模平行市場出現的真假難辨的産品,都加劇了Gucci作為奢侈品牌稀有性、專有性的缺失,進而導致人們對它慾望的消減。
    儘管品牌的重塑計劃進行了一段時間,但在擺脫惡性循環的道路上,Gucci依然步履維艱。Gucci的教訓也給許多尚在中國保有美譽度的品牌以警示:切莫過度大眾化,在消費奢侈品的國度裏,人們根本不崇尚平等和奢侈民主化。  (作者曾為主流商業媒體主筆,現為資深時尚自媒體人,創有公眾微信號“Fashion採訪手記”)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路易威登:不會跟隨香奈兒調整奢侈品售價
對奢侈品更應“下調”虛榮心
北京海關查獲一批侵權奢侈品眼鏡
互聯網時代的奢侈品行業攻略
Prada業績再縮水,傳統奢侈品牌何去何從?
 
頻道精選:
【思想】環境治理首先要政績觀“綠化” 2013-06-14
【讀書】從IT到DT 2015-05-06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改革推進落實遭遇“軟抵抗” 利益固化現象浮現 2015-05-07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