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語錄
2015-04-23    作者:林遠 周蕊/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2015中國汽車論壇於4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召開,論壇主題為“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汽車産業”,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就這一主題進行演講和討論。以下為部分參會人員的觀點。

  中汽協秘書長董揚:
   
中國汽車産業發展進入十個新常態

  新常態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新規律。和國民經濟的新常態相對應,中國汽車産業也進入了新常態,主要有以下十點:
  第一、市場增長。中國汽車産業已經由高速增長進入了一個中高速增長階段。
  第二、創新驅動。現在中國汽車産業的製造技術和發達國家已經相當,以往的主要靠引進技術來發展的路線,應該轉為創新驅動和引進並重的路線。
  第三、法制管理。由於中國污染嚴重,石油供應一直比較緊張。所以排放和油耗的法制實施必須嚴格,這和以前絕不一樣。
  第四、産業發展。首先,我們必須接受基於環境、交通的壓力,每年都有一些大城市開始限購。其次,汽車將成為製造業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的引領性的行業。再次,建設汽車強國或者汽車産業發展要全産業鏈協同共進。最後,産業發展的同時,要注重誠信體系建設,注重社會責任。
  第五、企業發展。發展方式要多樣化,不要單純追求速度,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注重可持續發展。
  第六、營銷消費。就是以用戶利益優先為導向,兼顧各方利益,做到規範科學。
  第七、走出去。我們在國內市場增加放緩以後,要制定好立足於中長期的戰略規劃,要充分考慮出口或者是投資目標國的政府和民眾的利益,運用好目標國的資源,實現中國汽車産業真的走出去。
  第八、“互聯網+”。互聯網對於汽車産品的影響是會大幅度提高汽車的智能化水平,而互聯網對於汽車産品的使用銷售過程、售後服務影響會更大。總的方向就是要更加方便用戶,更加綠色出行,提高生産、製造、使用各個方面的效率。
  第九、汽車社會建設。中國正在進入汽車社會,這是汽車産業發展和汽車産品普及帶來的新常態。
  第十、行業組織。要推動行業的共同進步,建設中國汽車産業的智庫,加強和行業內企業的溝通,加強和其他行業組織的溝通,加強汽車行業和其他相關産業的合作。

  廣汽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馮興亞:
   
産業革命或將帶來價值鏈重構

  受國家宏觀經濟以及中國整體汽車規模的影響,“十三五”期間汽車産業發展將呈現新的發展事態。首先,受GDP增速緩中趨穩影響,汽車市場也會進入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長階段。目前,汽車産業已結束高速發展時代,正處於中高速增長時期,將會以5%到10%左右的增速,維持一段時間。
  其次,國家對汽車行業的管理也在轉向,具體表現在相比原來注重前端企業管理,逐步轉向注重安排、排放標準制定和實施以及通過深化國企改革,強化召回反壟斷,油耗的配製等一系列的措施加強市場監管和規範,間接推動汽車産業轉型升級。
  第三,企業因競爭導致強弱分化也將進一步明顯。隨着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環境競爭更加公平,市場影響,強勢企業獲取了更大佔有率之後將加快行業兼併重組,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第四,消費需求更加個性化和多元化。80後、90後以及新生代將成為汽車消費新的主體,對於個性化、智能化、體驗化盲從的需求不斷的上升,更加關注體驗崇尚互聯,汽車消費日趨個性多元的特徵促進各汽車品牌車型細分化的趨勢明顯,同時以電動汽車為主流的新能源汽車也將得到蓬勃的發展。以前的汽車更多的奉行産品為王,今後將步入消費者的主權時代,我們需要切實滿足用戶價值需求,為用戶創造核心價值,真正建立起以用戶為中心的社群化産品創新和營銷新體系。
  第五,産業智能化和互聯化所帶來生産製造方式和商業模式的新變化。首先是産品層面,包括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第二是生産製造層面的變化,數字化、模塊化正推動汽車生産方式向大規模定制化轉型,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定制化的需求。第三個層面就是商業模式,特別是互聯網對傳統商業的滲透,大數據、雲計算和平台經濟的發展,以及車聯網的普及帶來商業模式的變化。
  以上幾個方面的變化匯集到一起,再加上汽車本身所有的一些技術方面的變化,我認為會來汽車産業的革命性的變化,包括價值鏈的重構也包括汽車社會、環境、能源先後關係和先後作用重構。這些變化將顯著改變汽車産業格局和汽車社會的形態。

  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程驚雷:
   
汽車産業的四大趨勢與四大挑戰

  目前,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呈現出四大趨勢。
  第一,全球市場增長放緩,需求不振,新興市場藏有一些潛力,未來增長大概能夠保持在3%左右。成熟市場是微增長,新興市場相對增長快一點,但新興市場的風險也比較大。
  第二,中國市場增幅在放緩,從後面判斷,增長可能保持在4%和5%之間。對自主品牌來説,在低增長情況下,如何走下去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第三,未來中國品牌將面臨與外資的全方位競爭。自主品牌實際上每年基本上市場份額都在下降,不過這裡面也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雖然市場份額下降,但裏面的內容也在變化。我們以前佔31%的産品競爭力和現在佔28%的爭力是不一樣的。
  第四,技術變革將會對汽車産業産生深刻影響。未來發展趨勢肯定是從以用戶為目標轉向以用戶為中心,誰掌握了用戶,誰就擁有了市場,擁有了明天。
  現在汽車産業也面臨着四大挑戰。第一就是中國汽車企業面臨更加嚴峻的競爭壓力,發展壯大的時間窗口也有限。第二就是跨接技術的大量運用,使得傳統研發製造面臨更快和更大的技術生存壓力。第三就是互聯網模式的普及,使汽車整個産業鏈的各個領域,都面臨模式創新和優化問題。第四就是産業鏈的利潤點正在從製造向服務業轉化。
  汽車實際上已經開始逐步擺脫傳統的移動工具的概念。過去,汽車被簡單定義為交通工具。現在,汽車正在努力被打造成一個移動終端。而未來,汽車將成為一個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的載體。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多地加大力度扶持新能源汽車産業
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互聯網將重新定義汽車産業發展
汽車産業鼓勵政策將密集&&
第十三屆中國汽車産業發展高峰年會將啟
汽車産業十年內將現顛覆性變革
 
頻道精選:
【思想】讓"有毒"果蔬不再威脅"舌尖安全" 2013-06-14
【讀書】如何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2015-04-0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強權之下專業失守 “一把手”獨斷城市規劃大計 2015-04-2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