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低端市場受擠壓 高端市場難突破
2015-04-16    作者:記者 宗巍/長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2015年自主車企或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一方面,自主品牌傳統的低端市場正在被國外品牌帶來的一款款廉價車和低價策略蠶食;另一方面,自主品牌在發力高端市場時仍力不從心,儘管偶有亮點,但整體實力不濟是事實。業內專家建議,自主車企應穩紮穩打,避免急於求成,扎紮實實做好基本功。

  低端市場受擠壓

  最近,德國大眾汽車的一則消息引起國內汽車市場關注。根據計劃,大眾將在中國市場推出兩款廉價車,分別是一款轎車和一款SUV車型。儘管憑藉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的多款車型已經牢牢佔據中國汽車銷售市場的第一梯隊,但大眾公司繼續擴軍的步伐還在加快,低端市場正是目標之一。
  此外,近來一些合資品牌車也開始不斷採取低價策略搶佔市場。4月6日,上海大眾啟動全係産品官方降價,最高優惠幅度達萬元,引發業界熱議;短短4天后,長安福特4月11日宣布,即日起至4月30日,全係車型除新蒙迪歐和銳界外,免購置稅;緊接着北京現代也宣布除ix25外,貸款購買旗下所有産品全部免息兩年;一汽大眾則將這一場降價運動推向頂峰。4月13日,一汽大眾宣布即日起全係購車可享“保險、零利率、置換補貼”,優惠最高可達7800元。
  長期以來,我國汽車市場的格局一直都是外資品牌與合資品牌佔據中高端市場,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場打拼。隨着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合資品牌紛紛搶佔中國汽車銷售的市場份額。除了大眾汽車外,日産、本田、豐田等公司也紛紛在中國市場推出小型車、廉價車,搶奪自主品牌的傳統陣地。像日産推出的廉價合資品牌車啟辰R30,售價不到4萬元。
  “花同樣的錢,還是更傾向於國外品牌。”長春市民張碩説。在記者採訪中,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原來的目標是七八萬元的國産車,但在市場轉了一圈後發現,這個價位可以選擇很多合資品牌車型。
  業界人士&&,隨着進口車、合資車低價入市逐漸常態化,自主品牌車企業的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我國知名汽車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國內中低端汽車市場潛力巨大,特別是二、三線城市以及城鄉市場,對中低端汽車需求很大,外國廠商急於殺入這一市場,勢必對自主品牌的傳統陣地帶來衝擊。而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也認為,合資品牌價格的下探對自主品牌的影響很大,給自主品牌帶來了較大壓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則分析稱,隨着進口、合資品牌産品下探至中低端市場,自主品牌依靠低價形成的性價比優勢難以為繼。董揚説:“在中國汽車市場,中國品牌和外國品牌的競爭現在真正到了短兵相接的階段。”而隨着合資車企在低端車和廉價車領域布局,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高端市場難突破

  面臨合資品牌車價位逐漸下探威脅的自主車企,紛紛發力高端來穩住自身在國內汽車市場的位置。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隨着一批中高端車型的推出,自主車企在逐漸打破15萬左右的“天花板”。像長安汽車的熱銷車型CS75的售價在10.88萬元至14.48萬元之間,長城汽車新推出的哈弗H9車型售價從23萬到27萬不等,上市後月銷量超過3000輛。其他一些車企也紛紛向中高端市場邁進,與國外品牌展開正面競爭。但自主品牌在高端車型市場表現並不樂觀,而這與自主品牌早已在人們內心形成“低價低質”的固有印象,有着緊密的關係。
  “長期以來國産車以低端形象示人,已經成為自主品牌發展的最大瓶頸。向中高端汽車市場進軍,打破長期以來在公眾心中的低端形象,成為當前眾多自主品牌的一個現實選擇。”郭孔輝説。
  一位自主車企負責人介紹,儘管自主品牌車企進步明顯,但從國內汽車品牌發展現狀看,合資強、自主弱的局面仍然沒有根本改觀。自主品牌汽車在關鍵技術、品牌溢價、銷售規模、抵禦市場風險等方面,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還有不小差距。未來一段時間,自主品牌向中高端市場邁進的困難會非常艱巨。
  從今年第一季度的統計數據來看,國內市場乘用車銷量在530萬輛左右,其中自主品牌在230萬輛左右,不到一半。而在競爭最激烈的轎車市場,自主品牌共銷售71萬輛左右,同比下降2.3%,市場佔有率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逼迫自主車企加快轉型

  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汽車行業景氣指數較上季度有所下降,汽車行業運行增長呈現放緩態勢。其中,汽車産銷增長繼續放緩,汽車零部件進口增速下降顯著;汽車産品出廠價格跌幅有所擴大;汽車行業利潤總額和稅金總額由增轉降,回款壓力略有加大;汽車行業從業人員人數持續下降,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再度回落。
  擺在自主車企面前的除了逐漸放緩的車市,還有另一個重大挑戰——油耗標準。
  按照規劃,到2020年,國內乘用車燃料消耗限制將從第三階段的6.9升/百公里下降到5.0升/百公里。儘管自主品牌目前實現第三階段的目標不難實現,但幾年之內達到百公里5升的標準難度會非常大。
  有業內專家&&,從技術層面來講,油耗降低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多個環節的節能技術,這對缺少技術儲備的自主車企來説,是一個巨大挑戰。另一個因素就是成本,油耗降低需要採用的節能技術勢必增加自主車企的成本,降低其在價格方面的競爭優勢。可以説,未來幾年這將是自主車企面臨的最棘手的任務之一。
  另外,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限購”行列也讓自主車企的日子更加不好過。
  多重壓力逼迫自主車企只能積極應對。郭孔輝&&,自主品牌起步較晚,開始時質量不是很高,這可能是自主品牌發展必然經歷的歷史階段,但絕不能停留在這個階段。從當前面臨的各種困境來説,自主車企已經到了必須加快轉型升級的時刻。
  還有專家認為,儘管目前出現了自主品牌向上競爭的趨勢,但同時也應該冷靜看待。從日韓等國汽車産業發展歷程來看,只有紮實做好基礎車型,一步一步搞好研發,才可能逐漸提升品牌的美譽度,一點一滴贏得消費者的認可,而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一味追求高端品牌,反而容易適得其反。對於當前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來説,始終不變的法則就是加快核心技術研發,打造自主創新體系,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實力。同時加快在經營服務等方面提升品牌美譽度,增加與合資品牌競爭的砝碼。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自主品牌需加快補齊製造短板
國産自主品牌“越來越厲害了”!
自主品牌汽車被指形象差 五年內一半或將被淘汰
自主品牌轎車市場份額跌破20%
傳祺全係彰顯自主品牌力量
 
頻道精選:
【思想】牛市風險:嫩韭菜也是韭菜 2013-06-14
【讀書】如何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2015-04-0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利益輸送牽出銀行“內鬼” 2015-04-14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