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結構化産品銀行資金積極入市
2015-04-15    作者:金蘋蘋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節節攀升的A股股指,正令各路資金瘋狂。
  牛市氛圍中,外圍資金正通過多種渠道進入股市。記者獲悉,儘管此前被傳已對傘形信託收緊配資,但銀行資金目前正通過發行結構化的資管産品進入股市,其入市渠道也日趨多元化。

  結構化産品漸成“主力”

  此輪牛市中,市場各方均認可的一個觀點是,行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資金入市推動的。去年年底,在市場大幅上漲的過程中,通過銀行和信託渠道入市的傘形信託配資更一度是市場主流的配資方式之一。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繼光大銀行後,又有股份制商業銀行將其傘形信託業務的配資杠桿比例調整至1:2,對應的預警線和平倉線仍為0.90和0.85,取消原有1:3和1:2.5的杠桿比率。
  不過,儘管部分銀行已經出招對資金入市去杠桿,但據記者了解,在傘形信託漸漸式微後,銀行資金正通過發行股票結構化産品的渠道迅速進入股市。
  有銀行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銀行發行的投資股市的結構化産品多為銀行與私募、基金子公司等合作的形式出現,以資管産品的形式面對客戶。在這類産品中,一般由機構提供劣後端資金,銀行提供優先資金,而銀行客戶通過認購産品的優先收益權獲取固定收益。
  在這類模式中,銀行提供給客戶的産品的年化收益率大致為6%,而銀行和私募等機構從中收取的管理費用約為1.5%-2%,因而相較於券商融資業務中8%-9%的融資成本,通過該類方式配資的資金成本約為7.5%-8%,相對更低。而通過該類産品入市的銀行資金給予劣後端的杠桿比例大致在3倍左右。也正因為相對較低的成本和稍高的杠桿,使得這類方式迅速風行,漸漸成為銀行資金目前入市的主流。
  對此,有業內人士&&:“當前無風險利率不斷下行,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也持續下降,而股市火爆的行情對於銀行資金的吸引力非常大,銀行通過資金輸出獲取收益的需求很難被遏制。”

  入市渠道多元化

  事實上,除了傘形信託和發行結構化産品,銀行資金入市的渠道正變得更為多元。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産品經理向記者&&,銀行一直青睞兩融受益權的投資,“尤其牛市啟動以來,通過投資券商兩融受益權的銀行資金也非常可觀。”
  當然,銀行資金入市的渠道還不止於此,通過發行銀行理財産品的形式,也成為另一部分銀行資金入市的方式。銀率網分析師指出,由於股市火爆,各家銀行也加大了挂鉤股指的保本型結構性理財産品的發行,近期挂鉤滬深300指數的結構性理財産品的發行量明顯增加,建議穩健型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
  需要指出的是,隨着股指不斷上漲,有不少機構已對不斷亢奮的市場表現出擔憂。朱雀投資就指出,雖然中長期牛市格局未變,但二季度市場調整或不可避免。對於此,銀行資金似乎也有所預見。
  前述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當前通過發行結構化産品和借道傘形信託入市的銀行資金佔比最多,但銀行也已經開始將入市資金的投資進行多元化配置,“比如參與投資打新産品、定增和並購等項目,銀行正通過和其他資管機構的合作拓展資金用途並分散風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股市成為銀行資金投放的唯一洼地?
同業業務監管趨嚴逼退銀行資金體內套利
銀行資金價格高企 首套房7折貸款利率難實現
房貸業務頻收緊凸顯銀行資金隱憂
房貸業務頻收緊銀行資金顯隱憂
 
頻道精選:
【思想】牛市風險:嫩韭菜也是韭菜 2013-06-14
【讀書】如何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2015-04-0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利益輸送牽出銀行“內鬼” 2015-04-14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