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車企與特斯拉合資不靠譜
2015-04-02    作者:丁華傑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各種流言纏身的特斯拉汽車,再次因“入華設廠”的傳聞備受關注。朋友圈一度盛傳“長安將與特斯拉合資”,之後又看到力帆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特斯拉投資及政府關係總監肯摩根一行造訪力帆集團,並與公司高層就電動車領域話題進行交流。”
  儘管業內對於國內車企要與特斯拉合資的關注度頗高,但目前來講,這件事還是值得商榷。
  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講,如果熱衷於合資,無外乎兩個事情,其一是利潤,其二是技術。
  從利潤方面,按照特斯拉目前的運營規則來講,它自己的運營都是採用直銷的模式而不是經銷商模式,想要分享它的利潤太過於困難,更進一步來講,它自己一直處於虧損階段,想要從一個持續虧損的企業裏面,通過合資來賺錢,可能性比較小。
  從技術上來講,特斯拉汽車和中國汽車製造商分享的可能性不大。前段時間,大家都在談論特斯拉放開專利的事情,事實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具有壟斷性質、原始創新性質的專利不多,也就是説這些應用性質的專利基本上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避開,更進一步來講,專利和技術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神秘,前者偏重於概念框架,後者更是實際操作的情況。
  更為現實的情況是,特斯拉作為一家電動車製造商,並沒有自己獨特的核心技術,主要的技術集中在集成技術方面,而零部件方面更多是與供應商合作,預期通過與特斯拉合資來獲取技術,還不如找這幾家供應商合資來得更實在。
  所以,對於中國汽車製造商來講,與特斯拉合資意義不大。當然,或許資本以及媒體對於這個事件的看法遠遠不同於汽車製造商,更希望這家神奇的公司通過和中國汽車製造商合作,可以在技術上、商業模式上和利潤上能夠拉中國汽車製造商一把,這才能解釋為什麼中國汽車製造商只要和特斯拉汽車扯上關係股票就大漲。
  關於中國汽車製造商要與特斯拉合資的消息被屢屢傳播,主要原因之一還是此前特斯拉汽車的CEO埃隆馬斯克談到“有意在中國設廠投産”。顯然特斯拉是在意中國市場的,但在中國開設整車製造廠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技術和資金,還有分享一半以上利潤的合資政策。
  特斯拉汽車似乎並不是一個願意“分享”的企業。特斯拉汽車採用的是直銷模式,這種模式避開了經銷商在整個鏈條中的利益分享,同時在充電站設置,包括整個企業的生態圈設置方面,特斯拉和蘋果公司有一定的相似度,更多地依賴自己的産品和技術,而不是開放給更多的參與者。
  這個時候,特斯拉汽車是否真的有勇氣將自己的産品、技術和利潤拿來和中國汽車製造商分享?特斯拉汽車動輒近百萬的産品是否真的能夠取悅中國高端用戶群體?這些都是要觀察的關鍵點。
  汽車製造商對於中國汽車市場越來越重視,這種重視主要是針對中國汽車市場的龐大數字,如果論及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可能看到更多優勢所在,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政策的扶持等方面。當然,從利好分析上面來講,包括避免中國針對進口整車徵收的高額稅收、獲取政府的支持和補貼、和中國消費者套近乎、更低的成本等四個方面都能夠給特斯拉汽車帶來一定的利好,這種利好能否平衡埃隆?馬斯克心中的技術和利潤還有待觀察。至少,目前來講,與特斯拉合資似乎更多表現在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單方面熱情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國內車企期望“彎道超車”
前三季度國內車企業績慘澹
國內車企為兼併重組加快"找錢"
國內車企合資談判有失淡定
[特別關注]國內車企重組的春天到來了嗎?
 
頻道精選:
【思想】穩定住房消費不是讓市長力挺房價 2013-06-14
【讀書】下一個浪潮是智能時代 2015-03-30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農民專業合作社變身山寨銀行大肆行騙 2015-03-31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