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倣字畫會擾亂市場嗎
2015-03-18    作者:傅瑪麗    來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
【字號

    説到高倣字畫,人們總難免把它與贗品偽作&&到一起。事實上,高倣字畫有它獨特的魅力與價值。對於書畫愛好者來説,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幅名家作品,但畢竟名家作品有限。高倣字畫的應運而生,恰恰滿足了這部分愛好書畫的人。有調查顯示,目前已有近40%的高知人群會選擇高品質仿製品字畫用以收藏或欣賞。那麼,這種倣真藝術在受到市場認可的同時,會不會擾亂市場秩序?

  高倣字畫不同於劣質偽作

  高倣字畫絕不同於低劣的地攤仿製品。清朝光緒初年由日本傳入中國的一種書畫複製法叫做珂羅版複製法,也稱珂羅印刷。珂羅印刷全部過程由人工操作,製版網線極細,墨色極佳,靠不規則皺紋的疏密表現畫面的深淺層次,印品無網點、濃淡層次清晰、無顏色偏差,能充分表現原作的墨韻神采。同時又經畫家親自手工局部、加工潤色,使其與原作更為接近。著名畫家吳冠中曾對珂羅印刷評價稱:“珂羅印製繪畫接近原作。”2000年,天津文物公司曾經拿出三件高倣作品參加拍賣,其中一件清倣仇英設色絹本手卷《璇璣圖》以8萬元成交。2005年6月,中國嘉德拍賣會上,珂羅吳冠中的《古韻新腔》拍出了4萬多元,該作品有吳冠中親筆簽名,限量120件。2011年,在上海和潤仲夏藝術品拍賣會上,一批民國珂羅名家書畫集冊備受關注。藝術家韓美林為一隻流浪狗畫的《患難小友》,其珂羅版制的高倣品前些年在市場上售價約6萬元。
  長期從事高倣字畫經營的李先生透露,市場上常見的高倣字畫主要分兩大類,一是隋、唐至明、清時期的歷史名畫複製品;二是為一些博物館、檔案館等機構定制的文化禮品。前者主要銷往酒樓、酒店、高檔消費場所,用於空間裝飾,後者則主要是複製當地歷史文化名人、藝術家的手跡,用於形象宣傳等。一些與原作等大的高倣字畫,收藏價值並不低。並且,隨着人們消費能力和鑒賞水平的提高,中低端倣真書畫印刷市場明顯遇冷,而高端仿製品市場相對平穩。這一方面是因為消費人群不同,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高端仿製品的自身價值。

  高倣字畫迎合市場需求

  名家真跡具有不可再生性,且大都被博物館收藏,偶有民間珍藏,也早就被大藏家收入囊中。普通百姓想要擁有一幅名家作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高倣字畫的出現,正是滿足了這部分喜愛書畫作品的人的需求,讓他們有了親近真品的機會。“高質量的倣品也無礙欣賞,但前提是購買者要清楚作品是真跡還是高倣。”Carry是一家藝術機構的媒體公關,她購買的字畫中,有低價的真品,也有不少高倣之作。
  中國國家博物館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在國內購買高倣字畫的人群中,以欣賞為目的的佔40%左右,人群特點為具有高等學歷、固定經濟收入和有較高的收藏意識。
  高倣字畫一般都是高技術含量的作品,其製作技藝幾近或達到了真品的水平,有別於粗劣的贗品。歷史上的各代高倣品,有很多如今也成了文物。如現在故宮博物院展出的《虢國夫人游春圖》等作品都是後人複製的,但同樣是珍品,懷素摹本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不可忽視。

  高倣字畫會不會擾亂市場

  高倣字畫會不會擾亂市場,一直是藝術品市場熱議的話題。首先,這裡所説的高倣字畫主要用於個人收藏,而不是以偽充真,拿到拍賣市場去欺騙一些新入行的藏家。其次,高倣字畫不同於贗品偽作,它具備一定的藝術價值,陳設家中可以提升文化品位。在這一點上,歐美國家的大部分居所都會選擇懸挂高倣名家作品,並定期更換。
  對於高倣字畫的驟然升溫,有專家&&是正常現象。普通人要想收藏一件真跡談何容易,在這種情況下,高倣字畫是最好的替代品。就其價值而言,高倣字畫雖然無法復原原作的歷史性,但其製作卻能代表當代的高水準,仍不失為珍品。
  而內地一些企業着眼於利益,鋌而走險,在一些拍賣會上,將高倣字畫標識去除之後當做真品參加拍賣,擾亂了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秩序。收藏家郝先生就曾在國內知名大拍賣公司買到高倣字畫,當時,他看中的行書手卷、山水畫冊,經過競拍中標。“中午取回拍品,在自然光下打開一看,發現情況不大對。”後來他折回拍賣公司要求退畫,但被拍賣公司拒絕。
  專家認為,從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説,古代名畫由誰來複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傳播。中國內地現在迫切需要建立規範的高倣字畫市場,這樣企業和博物館才能放心製作高端的倣真字畫,普通人才能更方便地親近藝術精品,低劣的偽作才能從這個市場剔除。因此,高倣字畫究竟會不會擾亂市場,歸根結底要看什麼人在做,什麼人在買,買來用做什麼。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假貨層出 購買沉香謹防高倣
京東聚美涉嫌知假賣假:海淘奢侈品實為高倣
餘額寶:互聯網金融的高倣A貨
高倣化粧品肉眼難識別
千年景德鎮:青白瓷高倣産業鏈
 
頻道精選:
【思想】查查三公賬單外還有多少白條 2013-06-14
【讀書】當前經濟形勢的六大前沿問題 2015-03-17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洋垃圾服裝屢禁不絕 地方保護傘姑息遺患 2015-03-1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